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可见敢吃螃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我印象中,吃螃蟹是很简单的:无非下油锅炸脆连壳吃了。因为那时候乡下到处都是绿水青山,很少工业污染。山里的小溪和田间纵横的水沟里,所多的便是小鱼小虾小螃蟹。村民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便会叫上一个帮手,带上捕捞工具,小半天就可以捉到三两斤。那是待客下酒的佳品。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加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天不再蓝了,山不再绿了,水不再清了。虽然村民的钱包渐渐的鼓了起来,但自然环境却慢慢的变坏了。当地政府说:经济要上,环境要让;村民们说:群众要致富,环境要让路。仿佛绿水青山就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阻碍群众发家致富的绊脚石,必先除之而后快。今天看来,当时那种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短视而且不可持续的。国家为了修复被破坏了的环境,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有人说这是交学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我觉得这个学费交得有点冤,前人蛮干,后人承担。

闲话休题,言归吃蟹。没有了小螃蟹怎么办?不要紧,现在我们周围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正是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的日子。如果不想走出家门,可以上手机京东天猫拼多多网购。花个三五百元,耐心等待一两天,快递小哥就会送来十多只鲜活丰满的大闸蟹;如果不怕麻烦,可以亲自去农贸市场水产品档口选购。二十元左右一只,有三四两重,比网购要便宜很多。

有了螃蟹,怎么吃呢?当然不能用对付小螃蟹的办法,那是暴殄天物,贻笑大方的。据说我们的老祖宗,为了吃螃蟹,发明了一套专门工具。从三件到五件以至八件: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功能,精巧玲珑,使用方便。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热气腾腾的,文人雅士两眼放光,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沾味,优雅的送入口中。蟹肉性凉且积食,必佐以姜醋,最好加上自酿的烈酒。嗟乎,蟹之性情也躁矣,八跪而二敖,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命中注定一辈子住二手房。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就描写了富家吃蟹的热闹场面,令人神往。贾府有钱,可以给每位食客配备一套八大件的吃蟹工具,纯银打造,价值不菲。而旧时文人,多半潦倒。且喜附庸风雅。中秋赏月,重阳就菊,呼朋引伴,持鳌赋诗。东道家里只有一套吃蟹工具,怎么办?只好工具自带。只要你请客,我会带上吃蟹工具,提前到位。于是酒会变成吃蟹工具的博览会,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这种自带工具赴宴的壮举,倒有点像上世纪七十年代剃头师傅上门服务的情形。

雅士吃蟹是“文吃”,俗人吃蟹乃“武吃”。我是俗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只需一双筷子,一根牙签,加上门牙和双手,足以代替雅士们的“八大件”。徒手搏蟹,乐在其中,吃得快而且干净。虽然两手沾腥,吃相难看,但面对美味,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