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叫做行业暴利,意指那些明明成本微不足道,却卖出了高昂收益的产品,而运动鞋就属于老生常谈的暴利行业。

如今市面上的名牌运动鞋通常卖到699元左右,款式稍新一点的更可能高达千元,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这些鞋子要卖那么贵,它们的制造成本到底是多少?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双700元的耐克鞋,成本仅15元!”“一双Yeezy Boost成本仅60元,却却要2360元!”等信息,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呢?

这个答案,其实不难解答。

相信很多人觉得,一双699元的鞋子甚至打折到300元卖出,商家仍然能够大捞一笔,因为在消费者眼中,无非就是一些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堆砌而成,再加上微薄的手工费而已,但我们通常会忽略,制造成本只是整个运动鞋产业链的一小部分而已。

根据耐克前员工史蒂夫·本斯透露,耐克每双普通运动鞋的制造成本为190元,然后工厂以350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又会以450元到480元的价格卖到零售商手中,零售商作为销售链的终点,就会以700元到8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从而,从制造到批发,再到零售,这双鞋子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

当然,除了上述项目以外,销售链的背后还有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的费用,比如说运输成本,关税,保险,还有作为全球知名度的上市公司,耐克还需要招募大量设计师,销售人员,运营人员等,这些都是隐性成本。

当然,必须说的还有代言费用,据统计,耐克公司每年支付给明星运动员的费用就超过了10亿美元,占总营销费用的30%,有经济分析师笑称:如果品牌不再给坎耶·韦斯特,斯蒂芬·库里或者和勒布朗·詹姆斯支付代言费,这些运动鞋的价格才有可能降下来。

看完这些资料,是不是突然可以理解耐克或阿迪达斯每年卖出成千上万双鞋子,却依然暗示自己没赚多少钱原来在说真话了?现在我们总算知道,自己多花的这些冤枉钱,到底都装进了谁的口袋。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耐克鞋和阿迪达斯是品质的保证,主要依据在于高昂的价格,可一旦了解到产业链背后的真相后,以往的印象也就不复存在。假,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权威性不可动摇。

以小编个人经验而言,我曾经也是个忠实的阿迪达斯粉,它家鞋子造型好又耐穿,但自从心血来潮买了一双米家运动鞋后,整整3年,我都没有关注过阿迪达斯了,因为我亲身体会到,其实国产品牌早已赶上了国外品牌。

某种AJ的优点是设计感十足,但价格动不动上千,而且容易起褶皱,提到之下,已经出到第四代的米家运动鞋4尚未还AJ的十分之一,款式设计也挺YOUNG的,我和一起打篮球的兄弟们每人各买一双,脚感非常好,它主打超轻爆米花云弹技术,轻弹力十足,压马路体验一流。

今时今日,轻量化已经成为运动鞋一项重要的指标,米家运动鞋4通过鱼骨锁设计加强脚掌包裹感,并同时减少鞋子重量,运动起来几乎感受到不到累赘。

最特别的是米家运动鞋4的质感,其质感和Boost相似,但比Boost更加柔软,像一块海绵,洗完后可以像拧抹布那样拧干,这种神奇的体验目前估计只有米家运动鞋4做得到了。

消费者都是明智的,如果不是“信仰”使然,谁又愿意花大把钱,投入到品质与成本完全不成比例的产品上?如果有一件国产运动鞋可以击穿暴利,我可以告诉你,不妨相信我们国货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