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1年前,中国著名核弹前沿科学家郭永怀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一份国家机密文件,正是因为这份宝贵的文件让中国在不久后便造出了震惊世界的强大武器。当时在康奈尔大学任教的郭永怀,一边教书一边投入飞机的声障研究,当时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当飞机达到超音速时,飞机上的操作系统就会失灵。郭永怀迎难而上,开创了全新的计算方式,成功突破了声障这一难题。郭永怀又和钱学森一起发表了关于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解决了理论和设计上不兼容的难题,取得优异成果的郭永怀瞬间名声大噪,全球各大知名科研机构都高薪聘请他,尤其美国承诺给他千万年薪、配洋房、配汽车等等。但是郭永怀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拒绝美国一切诱惑,坚决回国,他经常对自己的子女和家人说:“美国有什么好,纵然这里是天堂,也比不上祖国家乡的一亩三分地的自在”。

1956年,47岁的郭永怀与几位中国科学家一起踏上了回国的邮轮。回国后,郭永怀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级别迎接礼遇,郭永怀甚是感动,但他没有贪图这些享受,而是要求尽快投身到工作中,担任着国家新生力量培养任务的郭永怀建立起了研究所。然而,就在这时,中国遇到了一个大麻烦,中苏关系破裂,导致核武器研究被彻底搁置,资料、图纸全都被带走了,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郭永怀临危受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要支柱之一,他带领的团队最终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拿出来最佳方案,而且这套方案一直受用至今。

出于安全考虑,核武器研究基地被搬迁到了荒无人烟的高原。这里气候寒冷,条件艰苦,但郭永怀等人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夜以继日的赶工、画图纸、计算数据等等,日复一日身体就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原子弹成功爆炸的那天,郭永怀已经没有力气站稳了,但是他没有放弃研究。在原子弹成功试爆之后,他又投入到新的研究领域,帮助祖国研究卫星。为了在往返北京与研究基地的路上节省时间,郭永怀总会选择乘坐飞机,郭永怀带着机密卫星资料前往北京向领导汇报并听取相关意见,但飞机在离地面还有400米的高空时,突然失去平衡坠地,飞机上一共14人,只有一人生还。

幸存者清晰地记得,郭永怀在爆炸前大喊了一声“我的资料”。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具已经被烧焦的尸体呈蜷缩状,胸前紧紧的抱着一样东西用身体保护它,而此人正是郭永怀,他用生命保护住资料不被烧毁,现场所有人声泪俱下,为祖国这样的英雄落泪。1968年12月27日,郭永怀遇难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破成功,数据来源就是那份遗留的文件。

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在美国人递给他的这张表格中,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填了一个大大的“不”字,并说道:“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去”。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的中学生。24岁时,郭永怀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国内知名教授顾静徽非常赏识他。两年后推荐他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在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飘摇乱世里,人如浮萍草芥,郭永怀目睹了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品尝了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辛酸之后,“科学救国”成为他一生不变的信仰。1940年1月,郭永怀取得了公费留学英国的资格,在上海与一批踌躇满志的青年一起准备起航,不料出国护照上竟然有日本领事的签证,这让爱国的青年们十分愤怒,向英代办提出强烈抗议,坚决要求更换护照,英代办威胁取消他们的留学资格。有些人准备妥协,木讷寡言的郭永怀猛地站出来说:“宁可不出国,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骨气!”最后22名留学生全体下船毅然返回昆明。

1941年,郭永怀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成为“航空之父”流体学大师冯卡门的学生,他的师兄就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钱学森也很喜欢这个师弟,他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开着车拉着这个有点书呆子气的师弟兜风。1949年,面对阻挡了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世纪难题-声障,仅仅用了四年时间,郭永怀就开创了简单实用的“奇异摄动理论”,由此轰动世界名噪一时,从此郭永怀被公认为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柱石之一。但是华人的身份让郭永怀难以得到美国人的彻底信任,因为郭永怀一直坚称自己来美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要回中国去。于是康奈尔大学就不让他从事机密工作,可偏偏空气动力学这个领域,郭永怀是先驱者,有些令人烦畏的数学难题,美国人不得不向郭永怀请教。

为了永远留下郭永怀,美国人最终想了一个办法,让郭永怀填一张表格,有一栏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郭永怀毫不犹豫填了个大大的“不”字,从此美国人彻底抛弃了他,郭永怀甚至失去了查阅任何秘密资料的权利,但他却从不后悔。1955年钱学森回国,他写信给郭永怀说:“小师弟快来快来,这里才是科学家的乐园,带人来,带书来,快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郭永怀接到书信后热血沸腾,恨不得长了翅膀,直接就飞回祖国。但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美国政府宁愿废掉,也并不愿放他离开。面对困境,郭永怀烧掉了自己大半辈子积累的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才被美国政府勉强放行。

当时,郭永怀身边的美国朋友都劝他不要回贫穷落后的中国,留在环境优越的美国继续搞研究。郭永怀的回答荡气回肠:“家穷国贫,是儿子的无能!”也许对某些人来说,贫穷的母亲只是想要甩掉的包袱,但对郭永怀来说,只要能让祖国母亲富裕强大,无论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都是自己渴求已久的乐园。1956年,郭永怀携妻子李佩冲破重重阻拦,回到祖国,与钱学森一起担任刚成立不久的力学研究所学术领导工作,从此郭永怀怀着无比热烈的心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郭永怀不知疲倦的工作,使得短短的几年内我国的力学科学就突飞猛进,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接近世界水平。在郭永怀的带领下,新中国又培养出了一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会理论分析的力学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我国力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给人造卫星领域的崛起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1980年出版的《郭永怀文集》后记中,曾谦虚地写道:“郭永怀同志归国后奋力工作,他做得比我要多得多”,但贫弱落后的新中国总是被人欺凌,1958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1960年撤走所有专家,并拒绝提供原子弹模型及设计资料。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郭永怀和先辈们并不服输,他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一起,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郭永怀一边进行核武器的秘密研制,一边兼顾着力学所的正常工作,解决了核武器研制中的许多重大疑难问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郭永怀也欣慰不已,谁料知,4年之后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伟大科学家,竟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骤然而逝。

1968年12月4日,导弹热核武器发射在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郭永怀一刻都不想等,要将实验数据送去北京。同志们劝他说:“晚上不安全,还是明天走吧”。郭永怀笑笑说:“晚上更好哇,睡一觉就到家了”。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伊尔14小型飞机到达北京西郊时,突然失去平衡,一头扎进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随后爆炸。事后搜救人员发现,在13具烧焦的尸体中,郭永怀与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紧紧相拥抱在一起,掰开后才见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夹着一个皮质公文包,里面装着那份热核导弹试验的数据文件,在场的所有人一见之下纷纷大哭,哀痛不已。噩耗传出,周恩来总理极其悲痛,钱学森更是大哭了一场。在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