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1年前,中國著名核彈前沿科學家郭永懷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一份國家機密文件,正是因爲這份寶貴的文件讓中國在不久後便造出了震驚世界的強大武器。當時在康奈爾大學任教的郭永懷,一邊教書一邊投入飛機的聲障研究,當時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被這樣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當飛機達到超音速時,飛機上的操作系統就會失靈。郭永懷迎難而上,開創了全新的計算方式,成功突破了聲障這一難題。郭永懷又和錢學森一起發表了關於超聲速飛行器的研究,解決了理論和設計上不兼容的難題,取得優異成果的郭永懷瞬間名聲大噪,全球各大知名科研機構都高薪聘請他,尤其美國承諾給他千萬年薪、配洋房、配汽車等等。但是郭永懷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拒絕美國一切誘惑,堅決回國,他經常對自己的子女和家人說:“美國有什麼好,縱然這裏是天堂,也比不上祖國家鄉的一畝三分地的自在”。

1956年,47歲的郭永懷與幾位中國科學家一起踏上了回國的郵輪。回國後,郭永懷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高級別迎接禮遇,郭永懷甚是感動,但他沒有貪圖這些享受,而是要求儘快投身到工作中,擔任着國家新生力量培養任務的郭永懷建立起了研究所。然而,就在這時,中國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中蘇關係破裂,導致核武器研究被徹底擱置,資料、圖紙全都被帶走了,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郭永懷臨危受命,成爲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重要支柱之一,他帶領的團隊最終爲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拿出來最佳方案,而且這套方案一直受用至今。

出於安全考慮,核武器研究基地被搬遷到了荒無人煙的高原。這裏氣候寒冷,條件艱苦,但郭永懷等人沒有絲毫退縮,而是夜以繼日的趕工、畫圖紙、計算數據等等,日復一日身體就落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原子彈成功爆炸的那天,郭永懷已經沒有力氣站穩了,但是他沒有放棄研究。在原子彈成功試爆之後,他又投入到新的研究領域,幫助祖國研究衛星。爲了在往返北京與研究基地的路上節省時間,郭永懷總會選擇乘坐飛機,郭永懷帶着機密衛星資料前往北京向領導彙報並聽取相關意見,但飛機在離地面還有400米的高空時,突然失去平衡墜地,飛機上一共14人,只有一人生還。

倖存者清晰地記得,郭永懷在爆炸前大喊了一聲“我的資料”。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時,發現一具已經被燒焦的屍體呈蜷縮狀,胸前緊緊的抱着一樣東西用身體保護它,而此人正是郭永懷,他用生命保護住資料不被燒燬,現場所有人聲淚俱下,爲祖國這樣的英雄落淚。1968年12月27日,郭永懷遇難22天后,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爆破成功,數據來源就是那份遺留的文件。

如果發生戰爭,你是否願意爲美國服兵役?在美國人遞給他的這張表格中,中國的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填了一個大大的“不”字,並說道:“我來貴校是暫時的,在適當的時候就要離去”。

1909年4月4日,郭永懷出生在山東榮成,17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成爲四里八鄉第一個公費的中學生。24歲時,郭永懷考入南開大學物理系,國內知名教授顧靜徽非常賞識他。兩年後推薦他進入北大物理系學習,在光學專家饒毓泰教授門下繼續深造。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飄搖亂世裏,人如浮萍草芥,郭永懷目睹了戰爭對國家和民族的傷害,品嚐了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辛酸之後,“科學救國”成爲他一生不變的信仰。1940年1月,郭永懷取得了公費留學英國的資格,在上海與一批躊躇滿志的青年一起準備起航,不料出國護照上竟然有日本領事的簽證,這讓愛國的青年們十分憤怒,向英代辦提出強烈抗議,堅決要求更換護照,英代辦威脅取消他們的留學資格。有些人準備妥協,木訥寡言的郭永懷猛地站出來說:“寧可不出國,中國人也要有自己的骨氣!”最後22名留學生全體下船毅然返回昆明。

1941年,郭永懷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大學,成爲“航空之父”流體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他的師兄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錢學森也很喜歡這個師弟,他最樂意乾的事情就是開着車拉着這個有點書呆子氣的師弟兜風。1949年,面對阻擋了世界航空工業發展的世紀難題-聲障,僅僅用了四年時間,郭永懷就開創了簡單實用的“奇異攝動理論”,由此轟動世界名噪一時,從此郭永懷被公認爲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院的三大柱石之一。但是華人的身份讓郭永懷難以得到美國人的徹底信任,因爲郭永懷一直堅稱自己來美國是暫時的,總有一天要回中國去。於是康奈爾大學就不讓他從事機密工作,可偏偏空氣動力學這個領域,郭永懷是先驅者,有些令人煩畏的數學難題,美國人不得不向郭永懷請教。

爲了永遠留下郭永懷,美國人最終想了一個辦法,讓郭永懷填一張表格,有一欄的內容是這樣的:如果發生戰爭,你是否願意爲美國服兵役?郭永懷毫不猶豫填了個大大的“不”字,從此美國人徹底拋棄了他,郭永懷甚至失去了查閱任何祕密資料的權利,但他卻從不後悔。1955年錢學森回國,他寫信給郭永懷說:“小師弟快來快來,這裏纔是科學家的樂園,帶人來,帶書來,快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郭永懷接到書信後熱血沸騰,恨不得長了翅膀,直接就飛回祖國。但這樣一位優秀的科學家,美國政府寧願廢掉,也並不願放他離開。面對困境,郭永懷燒掉了自己大半輩子積累的科研資料和講義文稿,才被美國政府勉強放行。

當時,郭永懷身邊的美國朋友都勸他不要回貧窮落後的中國,留在環境優越的美國繼續搞研究。郭永懷的回答蕩氣迴腸:“家窮國貧,是兒子的無能!”也許對某些人來說,貧窮的母親只是想要甩掉的包袱,但對郭永懷來說,只要能讓祖國母親富裕強大,無論多麼艱苦卓絕的環境,都是自己渴求已久的樂園。1956年,郭永懷攜妻子李佩衝破重重阻攔,回到祖國,與錢學森一起擔任剛成立不久的力學研究所學術領導工作,從此郭永懷懷着無比熱烈的心情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郭永懷不知疲倦的工作,使得短短的幾年內我國的力學科學就突飛猛進,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接近世界水平。在郭永懷的帶領下,新中國又培養出了一大批既懂科學技術又會理論分析的力學人才,這些人後來都成爲了我國力學研究的中堅力量,給人造衛星領域的崛起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錢學森在1980年出版的《郭永懷文集》後記中,曾謙虛地寫道:“郭永懷同志歸國後奮力工作,他做得比我要多得多”,但貧弱落後的新中國總是被人欺凌,1958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1960年撤走所有專家,並拒絕提供原子彈模型及設計資料。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境,郭永懷和先輩們並不服輸,他與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一起,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郭永懷一邊進行核武器的祕密研製,一邊兼顧着力學所的正常工作,解決了核武器研製中的許多重大疑難問題。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舉國歡騰,郭永懷也欣慰不已,誰料知,4年之後這樣一位爲國爲民的偉大科學家,竟因爲一次意外事故,驟然而逝。

1968年12月4日,導彈熱核武器發射在試驗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郭永懷一刻都不想等,要將實驗數據送去北京。同志們勸他說:“晚上不安全,還是明天走吧”。郭永懷笑笑說:“晚上更好哇,睡一覺就到家了”。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乘坐的伊爾14小型飛機到達北京西郊時,突然失去平衡,一頭扎進機場附近的玉米地裏,隨後爆炸。事後搜救人員發現,在13具燒焦的屍體中,郭永懷與他的警衛員牟方東緊緊相擁抱在一起,掰開後才見兩具屍體的胸部中間夾着一個皮質公文包,裏面裝着那份熱核導彈試驗的數據文件,在場的所有人一見之下紛紛大哭,哀痛不已。噩耗傳出,周恩來總理極其悲痛,錢學森更是大哭了一場。在郭永懷犧牲的第22天,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