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在《夺冠》中,陈可辛不只是单一的去展现某一场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历程来励志燃情,而是在伊始抛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宏大命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去展现中国女排从首次夺冠到传承转变的时代变迁,而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女排球运动员郎平,她这数十年来颇具戏剧性的传奇,则成为了电影承载起所有剧情起承转合的关键。

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中国最渴望在世界面前去证明自己的时候,此时的中国女排没有良好的训练环境,也没有领先的科技战术,吴刚饰演的女排教练只能用比别人更努力,不惜身体为代价的魔鬼训练,来使中国女排的球员们在体能极限上获得突破,而对于女排球员们,她们身上所肩负的也不只是打好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前往日本出征女排世界杯的角逐,更被赋予了代表国家荣誉的重担,所以此时的女排精神是一种忘我的牺牲,而作为女排队员代表的郎平,她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以及退役多年后“脖子以下没有一处好地方”的身体,让人心酸感叹。

时间转到08年的北京奥运,此时的郎平已然不再是中国队的排球女将,而成为了美国女排的教练,并带领美国女排在赛场上击败了中国女排,部分国人的不解,使本专注于排球运动的她,感受到了排球运动被赋予了太多其本不该被承受的东西,在此后看着中国女排的一蹶不振,郎平决定重回国家队担任教练,对原有的中国女排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改革不单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更是在女排球员们心理上的。

郎平到来后,她没有为了成绩强迫球员们从事她昔日曾不惜身体的高强度训练,她也更为尊重球员们各自不同的选择,鼓励大家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该恋爱的年纪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于此同时在她担任教练后,面对中国女排在调整期一次次再度失利的非议,她也一人揽下了所有责任,不让球员们因为过多的外在压力影响发挥,更为关键的是郎平让所有球员明白了自己是为什么而打球。

早年的女排球员为国而战,今天我们祖国的强大,已经不需要用一场体育赛事的输赢向世界去证明“中国人行的”,女排球员们是代表国家,但在今天她们更应该为自己而战,因为对排球运动的热爱而选择排球,因为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从而希望夺冠,正如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顾拜旦曾说道"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当卸下枷锁,打出自我的中国女排,在最后巴西赛场上完成了华丽的逆袭,新女排精神也在此刻跃然光影。

陈可辛虽然借郎平的主线完成了电影关于新女排精神的命题作文,但《夺冠》因为一些外在原因刻意隐藏了老一辈女排关键人物的姓名,使整部电影在人物上语焉不详,于此同时作为饰演郎平的巩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作为核心人物的郎平,她为何会去了美国?她的思想又是何时发生了改变?在电影中很多重要节点的情绪铺垫是并不饱满,或被一带而过的,过长的跨度篇幅使电影在细节上稍显打磨。

《夺冠》所感动人的女排精神,并不仅是中国女排用忘我的拼搏,夺取世界冠军的曾经,它同样也关乎于作为教练的郎平对球员们“为什么喜爱排球”的发问,打球并不是为了谁,更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你从中能否享受体育的乐趣,成为更好的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既是一个体育强国在输赢面前的淡然,也是每个成年人的世界所需要的。

个人评分:7.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