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秦末农民起义之时,驻守在长城和岭南的秦军为了巩固华夏统一,眼睁睁地看着秦朝灭亡而没有回援镇压农民起义。有人还根据这个传说编造了一段秦始皇和驻守长城与岭南的将领的对话。大致是这样的,将领:皇上我等此去甚远,万一秦国有难怎么办。是否回师救援?秦始皇:以华夏为重,无论秦国有难与否坚守岭南和长城。不让华夏分裂和蛮族入侵华夏。

且不说这种说法有没有事实依据,就从长城军和驻守岭南的赵佗的所作所为来看,这都是无稽之谈,哗众取宠之言。

众所周知,秦末农民起义军不过是一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乌合之众。在起义之初,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而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可谓六国最强,将六国之兵比秦军则如懦夫之与勇士,婴儿之与大汉。农民军的来源基本是六国之人,其单兵战力且不说能否打败秦军,秦国的普通百姓能不能打赢都是问题。调集长城军团和岭南军团镇压这些农民军可谓易如反掌。为何没有调集这两只军队,究竟是不想还是这两军团尾大不掉,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先说驻守南越的岭南军团。秦皇扫六合之后,于公元前219年令屠睢率50万大军征讨百越,至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设桂林、南海、象郡三君。在征越过程中,屠睢中百越毒箭,重伤不治而死。秦皇无奈,派任嚣与赵陀接替他平定岭南。在中原告急之时,任嚣病重,即将撒手人寰,临走前对副手赵佗说,岭南地区山高林密,阻塞交通则外界难以进入。赵佗对此心领神会,将道路堵塞,凭借上海之险自立一国。自此,赵佗成为了南越国的第一任国君,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国君。从岭南军团的表现来看,其不救援秦二世,不北上镇压农民军完全是尾大不掉。

提起秦朝的长城军,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秦始皇因“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命蒙恬率领秦国精锐征讨匈奴,取得了“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战绩,匈奴对大秦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留下一部分镇守北方,足以让匈奴不敢放肆。其余部分回师救援,镇压农民起义军这样的乌合之众不过手到擒来。加上长城军多骑兵,又有秦皇修筑的驰道,救援的时间也是赶得上的。

作为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秦二世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但因为其在上位之时害死扶苏,并囚禁了长城军团最高主帅蒙恬和其弟蒙毅,令王离接管了长城军。秦二世的这种做法引来了长城军的不满,故而长城军不愿听其调遣。蒙恬死后的一年农民起义就爆发了。起初,秦二世不以为意,不相信有人会反抗自己的统治,还把报信的人逮捕,等到农民军打到关中才急忙调集长城军镇压。

此时的匈奴虽然经过蒙恬的征讨后实力大减,但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又有死灰复燃之势。长城军同时王离不得不妥善安排后回师救援,但因长城军不愿为秦二世效命,故前进得很慢。即使这样也在与死灰复燃的赵国军队的战斗中大放异彩。最后因王离被害军心不稳,被项羽在巨鹿击败,全军覆没。

笔者不知道编造那种说法的人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但笔者在这还是要说,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不吹不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