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夺冠》,果不其然发现打分分化十分明显,评分集中在三四分,也许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也是意料之中的态度:这是一部缺点和优点同样显著的片子。

有人说,选择中国女排这个主题,就已经决定了这部片子的起点不会低确实如此,片中所展现的女排精神很难不让人动容,你一定会听到来自自己或身旁观众的抽噎声。

我看的那场,晚上十点结束,字幕旁边在放往期女排比赛视频,无人先行离场。

然而,这个主题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夺冠》的掣肘。疯狂地输出和煽情,剪得零零落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角色不够饱满......如同每一部“半命题式”电影,这样的评价不在少数。

但如果说,让我再选择一遍,我可能还是会买票进入电影院。尽管有缺点,但这不妨碍我的感动,上的陈可辛,依然给我丧丧的人生带来了前行的动力。

#以下涉及部分剧透#

开篇就很刺激,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带领的美国队与中国队相遇,而中国队的主教练正是她的老朋友——郎平青年时陪打教练,由两人的目光交汇,揭开了女排三十年的沉浮。

时间回到80年代,被借调来女排队的彭昱畅成为了新的陪打教练,在这里遇见了青年郎平,日后赛场上著名的“铁榔头”,此时却连排球都摸不到——在深蹲负重100公斤前,教练不让她上场。

80年代的中国女排,训练很苦,条件很苦。当时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分析搜集资料,但中国女排没有,拿什么和别人比?只有苦练。

怎么苦练?

很多镜头看得不忍,千百万次上亿次的重复,跌倒了再爬起来,教练不会因为你不行就停下,正如同场上对手不会因为你弱就停止进攻。

看着看着都快恨上吴刚饰演的主教练,但理智上我又是知道这是必须的。不光因为体育赛事的残酷,更因为在那个年代,体育赛事被寄托了太多。我们迫切地需要在国际上重新证明我们的形象。

当你站上赛场,你的输赢就代表了国家的输赢,谁又能掉以轻心?

正是在这样的万众期待下,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开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决赛场上相遇,教练说的那句:“想想这是在什么地方,要是输了,你们后悔一辈子”,可能是对这场比赛意义的最好写照。

重压之下,才显出之前艰苦训练的意义。说一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真的不为过。

而为什么一开始教练不让郎平摸球,为什么对她们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也在这里得到了回应和证明。

吴刚老师和青年郎平的这段戏,真的很动人。

正是因为万众期待,正是因为之前的训练如此艰苦,当胜利来临的时候,才更能让人感受到这份精神的力量与可贵。

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便是80年代的女排精神。

这部《夺冠》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将80年代拼搏韧劲的女排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在于陈可辛在影片过半后,通过郎平之口抛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打球?”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败于美国女排,随后,跌至低谷。当时已经53岁的郎平,回国接任的就是这样一支球队。

一上任,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许多现在我们熟知的名将,正是在那个时候被选入国家队的。

相比前半段80年代的艰苦与沉重包袱,对新一代的女排,更多的刻画在于她们的精神世界。

过去的女排打球,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在国际赛场上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而现在为什么打球?不是为了自己的父母,是为了自己。

看青年时期拼命训练,在赛场上崭露头角的郎平确实感动,但是看到对着新一代女排说出:“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本身”,“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的郎平,则更加动容。

正是因为郎平“从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正是因为她经历了80年代的万众期待,经历了08年的指责,这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才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震撼。

“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这句话的出现堪称石破天惊,让这部《夺冠》超越了“主旋律”影片一贯的集体主义和个人牺牲,更带上了新时代来自内心的自信和从容。

从曾经“证明给别人看”,到“享受体育本身”,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女排精神的传承与淬炼呢?看到郎导说“我和你们在一起”,看到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女排的团结拼搏,曾经那些姑娘们的身影,同样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而“现在的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这个问题,也自然得到了解答。

陈可辛导演选取了三场比赛,拍出了两个时代的碰撞,但在衔接之间却有些差强人意。叙事视角的模糊更是让这部电影有了些许争议。

“伟正光”的台词依然出现在片子的角角落落。尤其是影片前半段,看着吴刚饰演的主教练,我恍惚以为自己在听达康书记讲话

但好在,剧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小彩蛋”中和。比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彭昱畅和黄渤,两人真的越长越像了......

训练虽然艰苦,但也有欢乐的时候。

还有听黄渤老师硬凹出的福建口音,很难不笑。

边看电影边感慨青年郎平真的长得太像了,演员白浪就是郎导的女儿。

影片中的郎导也不光是严肃冷静,同样也很可爱,会叫队员们“宝宝”,会让她们多去谈恋爱。

而片中在此时微妙地给了一名助理教练镜头,因为现实中魏秋月和助理教练袁灵犀真的谈恋爱并结婚,甚至魏秋月因为怀孕无法参与拍摄,同为二传的姚迪饰演她。

而在片中参演的女排队员同样表演出色,尤其是朱婷,好几个高光镜头,大抵是情绪全是真情实感,所以才格外有渲染力吧。

因此回到最开头,有人说《夺冠》只是过时的情感和疯狂的输出,我是不认同的。中国女排担得起这样的情感,也值得我们为此落泪。更何况,影片的内容,也绝不仅限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