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了这么几天,终于找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中国机长》,毕竟票房已经12亿了,毕竟宣传做得这么到位,在我已经知道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场意外事故,而且会在机长的努力下,大家会安然回来,即使已经知道这部电影的起因,大概过程和结果,还是去看了。

先说说看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1、开篇太直接了

进了影院,坐下后,荧屏就是在准备起飞,机长的准备,乘务员的准备,没什么其他多余的交代,川8633准备起飞,感觉有点太直奔话题了,总觉得有点突兀的感觉。

2、记录感太强

后面展现了机场人们的各种候机的场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我们平时坐飞机也基本是这样的感觉,机场有些慌乱,有些人着急的等待,有些人赶飞机的忙碌,非常接近于真实生活,但是并没有给人新奇之处。

3、乘客怎么会在机场见到机长呢

后面西藏的那个小孩,居然和机长打了招呼,我乘坐过这么多次飞机,从来没见过机长,真的好想见见机长啊!

是我没机会见到呢,还是本部电影这个细节故意没有生活化。因为在我印象中,乘客是基本见不到机长的。

4、天气的伏笔起了反作用

川8633起飞时,已经预料到天气有异常了,为什么还要起飞呢,为什么不延误等天气完全OK了再起飞。我觉得在飞机起飞前,还给了天气将会遇到气流的陈述,显得很不自然。

如果起飞时所有的气象预报是正常的,但是起飞后遇到突发情况,感觉这样更符合逻辑。

5、为什么机长能去搭讪乘客

为什么那个帅帅的机长可以到座位上去搭讪美女,而且还正好留有一个位置出来,我乘坐飞机从来没有遇到过空乘会和乘客主动搭讪的,这样会不会显得很不专业。

5、缺氧后没事吗

飞机出事后,李沁那么久没带氧气,为什么没事。

6、在飞机穿越云层时,冰雹这么大,为什么机长没有伤口。

在飞到8000米以上的高空,温度至少是零下40度以下,为什么机长脸上没有冻出霜,至少他的那个呼气的装置有雾面效果,应该会更加真实。

7、机舱挡风玻璃为什么会坏

天气原因可以理解,为什么玻璃会坏,是检查不到位,还是飞机舱内没有调节压强所致?

8000米高空,挡风玻璃坏了,压强不会伤到耳朵吗?我觉得如果有这样的镜头,就是对方说什么都听不见。

8、机长最后没事,觉得有点突兀

川8633在穿越云层之前,一只在云层前盘旋,塔台全体工作人员当时都非常的紧张和焦虑。塔台领导都已经说当时的非情条件已经到人体能成承受的极限了,机长执行玩飞行任务后下飞机跟没事人一样,感觉剧情有点夸张了。

当时穿越云层时,天空中飞起打冰雹,整个机舱被打得砰砰砰直响,机长没有被冰雹砸到,这个有点牵强。

持续温度这么低,没有正面或者侧面体现机舱温度非常低,感觉考虑得有点不周。

我觉得机长凭借毅力坚持到飞机安全降落,最后那一瞬间可以来一段昏迷,或者直接进重症医护室,一点都不夸张。

9、张天爱抱着一个小孩,我觉得这个有点神奇,毕竟那个时候妈妈才是最担心自己孩子的

在飞机严重颠簸的时候,张天爱抱着那个小孩很久很久,确实画面是很有爱,但是我觉得当飞机出现事故,那种时候是母亲的爱会更加伟大,母亲不会不管自己孩子的,宁愿自己呼吸不了空气,也不会让孩子无法呼吸空气,发生这种意外,应该第一时间照顾小孩的是自己的母亲,而不是一个乘务员。

10、当袁泉呼叫5号周雅文的时候,没有人管,应该周边乘客扶一下。

飞机穿越云层时,乘务长袁泉依次呼叫各乘务员,呼叫到5号李沁饰演的周雅文时,无人应答,张天爱一直在拍打餐车,企图让周雅文醒过来,旁边的乘客也一直在呼叫周雅文,但是周雅文已经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或者说已经非常虚弱了。

旁边的乘客只是一直在呼叫,为什么没有人拉周雅文一把呢,当时机舱的环境是非常危险和紧急,但是离李沁比较近的乘客我觉得扶一把是没有被问题的,但是最后是李沁自己起来的,那一瞬间的确是比较感动,但是剧情这样设定,显得乘客少了一些人情味。

最后我觉得这是一部挺棒的电影,它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机组在遇见危险时的专业表现。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听完后挺受启发,人应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努力做到专业,不论是什么工作,都应该恪尽职守,努力做好工作岗位的每一件小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