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高爾夫已然成爲了大衆的代名詞。高爾夫車型應該大衆汽車設計的風向標,也代表着大衆的造車理念和技術水平,影響着全球兩廂車的設計潮流。剛剛在北京車展亮相的第八代高爾夫以“數字化”的面目出現,給有46年發展歷史、累計銷量達4000萬輛的傳奇高爾夫帶來一個不一樣的開始。那麼第八代高爾夫能否打贏“數字化”這一仗?】

撰文|贇 立、編輯|唐 黛

9月26日,第十六屆北京國際車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以“智領未來”爲主題,車展力圖集中展示中外汽車行業當下前沿的技術與產品。一汽-大衆品牌攜旗下多款明星車型驚豔亮相,第八代高爾夫也迎來了正式的發佈與亮相,新車預售價爲15-16.5萬。

先前,在大衆推出全新LOGO之際,業內對於大衆戰略動向的猜測大多都是偏向於電氣化。或許是因爲與大衆全新LOGO一同發佈的還有ID系列的產品。即使部分ID產品是“戴着面紗”亮相,但大衆並不否認這些產品就是未來發展的重心之一。

ID.3、ID.4一時間搶佔了大量的熱點,以致於在不少後知後覺的人看來,這就是大衆接下來唯一要做的事。

問題通常不能只看單面,能源轉型的確是重中之重,但這不影響大衆繼續發展燃油車。畢竟當下最跑量的、最能幫助大衆賺取更多利潤的依舊是燃油車,只有將燃油車經營好大衆纔有足夠的精力和資本去開啓ID矩陣。

大衆完全有能力去將現有的燃油車型去打造成更加環保以及更加智能的產品。當下,大衆也完全不會去放棄諸多有着多年曆史和堅實用戶口碑的暢銷車型,至少在未來的幾年大衆不會這麼做。

而“數字化”戰略便可以看作是大衆繼新能源戰線外所開闢的一條全新戰線,也可以看作是大衆將傳統能源戰線拉長的有效途徑和對燃油車最後的救贖。

一汽-大衆第八代高爾夫和ID.3就完美詮釋了大衆的兩套戰略方針,ID.3作爲大衆MEB平臺下的首款量產純電兩廂轎車,在新能源領域開天闢地成爲了ID.3的首要任務;第八代高爾夫作爲大衆MQB Evo旗下首款車型同時又是“數字化”道路上的先驅,數字革命顯然是MK8的工作重心。

經典不變,科技在線

作爲全球汽車工業的傳奇,高爾夫歷經八代,每一代都是巔峯工藝與完美品質的極致代表,一次次成功地引領了技術趨勢和設計潮流的向前發展。高爾夫用先前的7代產品、46年曆史造就了4000萬輛的全球銷量輝煌。

對於一般車型來說,千萬級別的全球累計銷量本身就是一個分水嶺。數千萬輛的銷量是依託歷代產品的忠實用戶所積累而來的,在某種程度上高爾夫像極了寶馬3系。總有不少的車主會去感慨“這一代的高爾夫絕對是歷史最經典的”,3系車主也常會說出這樣的話。

但事實證明,就拿高爾夫而言,並不是真的爲了突出哪一代車型更好,只是爲了說明每一代高爾夫都有着大量粉絲的擁護,而促使粉絲們對這樣一臺“老掉牙”的兩廂小車樂此不疲的正是它永恆不變的經典。比如,MK5“成爲”過經典之最,MK6也有過當仁不讓,MK7也技壓過羣雄。

經典元素有很多,例如辨識度極高的側身線條、以駕駛員爲中心的設計理念以及同級領先的靈活操控等等,這些也都形成了第八代高爾夫的基調。

而新車又在以上基礎上全面融合了數字化時代的設計語言。

雙聯屏的設計與中控區域形成分離,使得屏幕形態更加自由,尺寸進一步擴大,獨立屏幕產生的強烈懸浮感匯成了全新的Floating Design設計架構。

8大區域構成的全數字座艙,使得車內的人機交互體驗達到了大衆品牌最先進的水平,這也符合了高爾夫大衆“親兒子”的身份。全觸控設計不僅大幅提升了內飾的科技感,也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操作習慣,物理按鍵的大幅減少一下子與前輩車型在科技氛圍上拉開了差距。

全新數字高爾夫還率先採用了車載以太網技術,核心功能模塊傳輸效率達到200M/s;同時也全面將CAN總線升級爲CANFD,使得整車能夠配備更多、更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帶來更爲迅捷的交互響應速度。

不難看出,八代高爾夫在盡力去繼承車型經典元素的同時又用數字化的表現努力營造“人、車、生活”的美好用車環境,同時仍不忘加快車載網絡建設從而爲自動輔助駕駛鋪路。

兩條戰線,殊途同歸

遠在歐洲市場,ID.3的軟件問題持續得不到完善的解決着實困擾着大衆,這也使得ID.3不得不延遲交付。

北京車展上的八代高爾夫卻大放異彩,大衆展臺被各路媒體圍得水泄不通,對比之下,頗有幾分“西方不亮東方亮”的韻味。

ID.3是未來的重心,高爾夫是大衆一直以來的核心車型,當ID.3在生產和研發上並不太順利時,或許合資品牌一汽-大衆八代高爾夫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擔一些ID.3負面新聞所帶來的流量壓力。

當然這絕對不是數字化高爾夫問世的主要目的。

有人說這是大衆爲了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畢竟眼觀當下的自主品牌,有幾家不是將智能化、網聯化做得風生水起的?但即使南北大衆現有的產品尚未實現數字化轉型之際,自主品牌的銷量也無法與南北大衆相抗衡。

確切地說,合資大衆長期支配銷量排行榜單,如果光出於市場考慮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費盡心思,當然也不排除大衆爲了長期的競爭力考慮,但這樣的因素權重微乎其微。

先前就有聽說過,第八代高爾夫可能是最後一代的燃油版高爾夫。而後續的電動版高爾夫地位難免會與ID.3發生重疊,因此大量的猜測都認爲ID.3將成爲高爾夫的接班車型。

但就像上文中提及的,大衆不可能在這個階段就將高爾夫這樣一個幾乎算是“兩廂王者”的車型就此停產停售,這對大衆來說絕對是個損失。另外,ID.3尚不具備接班的能力。畢竟一個是有着幾十年歷史的成熟車型,而另一個則是軟件問題纏身的探路先驅,於情於理大衆都不會打這個賭。

八代高爾夫和ID.3之間恰巧需要的是一個過渡,ID.3作爲純電動車型,智能網聯、自動輔助駕駛是其標配。而數字化高爾夫同樣具備了智能網聯和一定程度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唯一缺少的便是純電驅動。換句話說,智能網聯、自動輔助駕駛等數字化功能就像是連接八代高爾夫和ID.3之間的橋樑,是爲“數字化”分支匯入ID家族所做的準備,同時也是爲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做出的鋪墊。

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八代高爾夫的忠實用戶羣體享受智能互聯帶來的便利,又能讓用戶提前品嚐和適應大衆預先準備好的“通往”ID.3的開胃菜。

點評

對消費者而言,大衆可以在八代高爾夫身上用上“數字化”的設計語言,消費者得到的產品本身就是更加先進的且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輕人們也更加不用因爲曾經大衆枯燥、乏味的內飾而陷入兩難,相反八代高爾夫的科幻內飾可以幫他們接觸未來。

對大衆而言,這是一盤大棋,一盤已經知道結局的棋,而八代高爾夫或許只是棋盤中等待對方跨過楚河漢界棋子。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