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夺冠》上映之前,我就觉得有人会骂,现在上映了,果不其然。

所有的骂声归结为五个字:中国式煽情。

这种情况我早在意料之中,就是因为这是一部爱国主旋律,一到这种影片,各种挑刺的、不怀好意的目光就会自动汇聚,然后将其数落的千疮百孔、不值一提。

电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除了极个别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去评价之外,大多数观众评论的核心基本上都是“喜欢和不喜欢”,可有些人评论的却是“中国与外国”。

骂《夺冠》的人,可能还是以前那群人吧。

首先我先说我个人对《夺冠》的评价。

零点首映没赶上,所以我看的首映当天的晚间场次,整个厅加上我一共六个人,期间观影者没有任何动静。除了影厅之后我的朋友问我感觉如何,我跟他说,如果你女朋友要是不喜欢体育运动,那你还是去看其他片吧。

《夺冠》这部片的内核就是女排精神,如果不是对这种精神体会极深是很难感同身受的,这也是电影观影的门槛。

《夺冠》在我看来前半段的确有些刻意煽情和拖沓,但后半段将节奏拉了回来,这也是情理之中,在容错范围内,毕竟在内容上横跨近40年,如此长的时间很容易出现叙事节奏上的问题,但这些我认为后半段都可以弥补。

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没有错误,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些错误。

从结构上,陈可辛做的比较对称。

这部电影虽然分为两段结构,但主题上是三场比赛,分别是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与被称为“东洋魔女”的日本女排争夺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带领的美国对对阵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最后是2012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老牌强队巴西队。

第一场比赛前后是叙述过去,奠定本片“女排精神”的基调,第二场比赛是展现郎平这个人物与“国家”的绑定,第三场比赛前后则是表现郎平重新塑造“女排精神”的过程。

有理有据,有前有后,所以我认为整部电影非常完整。

影片几乎一半篇幅在展现第一场比赛,即1981年与日本队的冠亚军决赛。

那个时间大家的包袱都很重,没日没夜的练,心中秉持着“为国争光”的信念,超高压的训练强度以及总教练的压迫使得女排姑娘们过得很不好。

在这一段中,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最开始是与吴刚饰演的总教练有分歧的,但后来陈忠和长大之后,虽然没有跟总教练一样那样压迫女排姑娘们,但陈忠和的内心是继承了老教练的理念的。

那个时候真是苦啊,没日没夜的练,好像输了就是卖X贼,整天在这种高压下常人哪能受得了,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造就了郎平的骨。

第二场比赛是一个转折点,陈忠和带领的国家队在自己的地盘上输给了由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虽然影片中消了音,但我还是能从口型中看出郎平背包走出体育馆时,旁边的男观众骂的是“汉J”。

中国人带领其他国家的队伍战胜自己的国家队,郎平那段时间饱受争议,而让郎平决心回国执教的原因,是陈招娣的去世。

在电影中并没有提及陈招娣的名字,但也给了足够的镜头。

陈招娣,被称为“独臂将军”,一直以来都有腰伤,在1981年与日本的比赛中陈招娣在第三局与孙晋芳抢传一个球的过程中相互碰撞不慎扭伤了腰,但为了给郎平换取休息时间还是硬着头皮上场,最后领奖的时候陈招娣是被队友背上领奖台的。

片中刘敏涛客串了中年陈招娣,在病床上陈招娣握着郎平的手跟她希望她回来,这也促成了后来郎平的归国执教。

后半段郎平归国执教拍的很精彩。

那时郎平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一方面是女排需要改革,另一方面则是外界的压力,在这段中陈忠和和郎平的一段对话让我很受感触。

陈忠和说他们那个时代打球心理包袱太重,动不动就是为国争光,每天都活在强压当中,如果你熟悉我国的运动员,你就会对这几句话感触颇深。

刘翔,当年夺冠的时候万人空巷,全国人民都去夸,可赢了那么多场,最后因为伦敦奥运会的退赛被骂成了什么样子。

当时刘翔那场比赛我也是早早回家等着看,当看到刘翔摔倒的时候我也无比惊讶。刘翔那时受到的压力太大了,全国的目光的都聚焦在他身上,赢了没的说,输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这样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影片的最后,当然是郎平完成了新国家队的改革,将这一支队伍变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百战强队,然而,这是戏里。

网络的开放使得我们如今可以看更多的国外大片,却也因此让一群人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不是国产就夸,是国产的就各种挑刺。

如果只是探讨影片拍摄技法和演员演技,那无可厚非,可都是说一些无边无际的关于“感觉”的虚无缥缈的话,批评自己国家的东西,能让你显得人上人么?谁会看得起?

还是那句话,正常批评可以,欢迎批评指正,但要纯粹恶意的,那咱也没必要听。《夺冠》即便有些刻意煽情,但我觉得无可厚非,并不是什么很大的瑕疵,毕竟影片要传达的是女排精神。

当然了,恶意点评的人应该感受不到的。

(原创作者:蜘蛛;娱乐砖家的后院 我们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