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奪冠》上映之前,我就覺得有人會罵,現在上映了,果不其然。

所有的罵聲歸結爲五個字:中國式煽情。

這種情況我早在意料之中,就是因爲這是一部愛國主旋律,一到這種影片,各種挑刺的、不懷好意的目光就會自動匯聚,然後將其數落的千瘡百孔、不值一提。

電影是個很主觀的東西,除了極個別專業人士從專業角度去評價之外,大多數觀衆評論的核心基本上都是“喜歡和不喜歡”,可有些人評論的卻是“中國與外國”。

罵《奪冠》的人,可能還是以前那羣人吧。

首先我先說我個人對《奪冠》的評價。

零點首映沒趕上,所以我看的首映當天的晚間場次,整個廳加上我一共六個人,期間觀影者沒有任何動靜。除了影廳之後我的朋友問我感覺如何,我跟他說,如果你女朋友要是不喜歡體育運動,那你還是去看其他片吧。

《奪冠》這部片的內核就是女排精神,如果不是對這種精神體會極深是很難感同身受的,這也是電影觀影的門檻。

《奪冠》在我看來前半段的確有些刻意煽情和拖沓,但後半段將節奏拉了回來,這也是情理之中,在容錯範圍內,畢竟在內容上橫跨近40年,如此長的時間很容易出現敘事節奏上的問題,但這些我認爲後半段都可以彌補。

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可能沒有錯誤,就看你如何看待這些錯誤。

從結構上,陳可辛做的比較對稱。

這部電影雖然分爲兩段結構,但主題上是三場比賽,分別是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與被稱爲“東洋魔女”的日本女排爭奪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帶領的美國對對陣陳忠和帶領的中國女排,最後是2012年裏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對陣老牌強隊巴西隊。

第一場比賽前後是敘述過去,奠定本片“女排精神”的基調,第二場比賽是展現郎平這個人物與“國家”的綁定,第三場比賽前後則是表現郎平重新塑造“女排精神”的過程。

有理有據,有前有後,所以我認爲整部電影非常完整。

影片幾乎一半篇幅在展現第一場比賽,即1981年與日本隊的冠亞軍決賽。

那個時間大家的包袱都很重,沒日沒夜的練,心中秉持着“爲國爭光”的信念,超高壓的訓練強度以及總教練的壓迫使得女排姑娘們過得很不好。

在這一段中,彭昱暢飾演的青年陳忠和最開始是與吳剛飾演的總教練有分歧的,但後來陳忠和長大之後,雖然沒有跟總教練一樣那樣壓迫女排姑娘們,但陳忠和的內心是繼承了老教練的理念的。

那個時候真是苦啊,沒日沒夜的練,好像輸了就是賣X賊,整天在這種高壓下常人哪能受得了,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之下,造就了郎平的骨。

第二場比賽是一個轉折點,陳忠和帶領的國家隊在自己的地盤上輸給了由郎平帶領的美國隊,雖然影片中消了音,但我還是能從口型中看出郎平揹包走出體育館時,旁邊的男觀衆罵的是“漢J”。

中國人帶領其他國家的隊伍戰勝自己的國家隊,郎平那段時間飽受爭議,而讓郎平決心回國執教的原因,是陳招娣的去世。

在電影中並沒有提及陳招娣的名字,但也給了足夠的鏡頭。

陳招娣,被稱爲“獨臂將軍”,一直以來都有腰傷,在1981年與日本的比賽中陳招娣在第三局與孫晉芳搶傳一個球的過程中相互碰撞不慎扭傷了腰,但爲了給郎平換取休息時間還是硬着頭皮上場,最後領獎的時候陳招娣是被隊友背上領獎臺的。

片中劉敏濤客串了中年陳招娣,在病牀上陳招娣握着郎平的手跟她希望她回來,這也促成了後來郎平的歸國執教。

後半段郎平歸國執教拍的很精彩。

那時郎平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一方面是女排需要改革,另一方面則是外界的壓力,在這段中陳忠和和郎平的一段對話讓我很受感觸。

陳忠和說他們那個時代打球心理包袱太重,動不動就是爲國爭光,每天都活在強壓當中,如果你熟悉我國的運動員,你就會對這幾句話感觸頗深。

劉翔,當年奪冠的時候萬人空巷,全國人民都去誇,可贏了那麼多場,最後因爲倫敦奧運會的退賽被罵成了什麼樣子。

當時劉翔那場比賽我也是早早回家等着看,當看到劉翔摔倒的時候我也無比驚訝。劉翔那時受到的壓力太大了,全國的目光的都聚焦在他身上,贏了沒的說,輸了被永遠釘在恥辱柱上,這樣的壓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影片的最後,當然是郎平完成了新國家隊的改革,將這一支隊伍變成了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百戰強隊,然而,這是戲裏。

網絡的開放使得我們如今可以看更多的國外大片,卻也因此讓一羣人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不是國產就誇,是國產的就各種挑刺。

如果只是探討影片拍攝技法和演員演技,那無可厚非,可都是說一些無邊無際的關於“感覺”的虛無縹緲的話,批評自己國家的東西,能讓你顯得人上人麼?誰會看得起?

還是那句話,正常批評可以,歡迎批評指正,但要純粹惡意的,那咱也沒必要聽。《奪冠》即便有些刻意煽情,但我覺得無可厚非,並不是什麼很大的瑕疵,畢竟影片要傳達的是女排精神。

當然了,惡意點評的人應該感受不到的。

(原創作者:蜘蛛;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