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2020》经过盲选后,终于开始导师战队之间的PK。第一轮,是李健队和李宇春队比赛。

五组比赛下来,最终李健战队以5:1这样的大比分赢了李宇春战队。

看完整场比赛发现,其实学员之间实力变得没那么重要,反而导师的策略重要性决定了比赛的输赢。李宇春为什么输了,还输了这么多分?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从一开始就“轻敌”,是比赛的大忌

在开始第一轮比赛之前,李宇春其实非常有信心。她的信心来源于手上有两张大王牌:一张是从一开始就表现非常好的潘虹,另一张是队内有三位原创歌手。

所以,从一开始她就直接说我们有三位原创歌手,他们才只有一位。言下之意,原创歌手有很大的胜算。所以,第一轮派出赵紫骅。

在考虑谁出战第一轮方面,李宇春和李健,两人的目的都一样。首战,稳定队员的心很重要。所以,两人都同样找了一个经验丰富或者心理素质够强的人。

赵紫骅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是队里的老大哥,从个人方面来说,正常情况下第一个出场会更稳。另外,他是唱原创作品的,李宇春也认为他的作品特别好,所以赵紫骅成为第一个出场的不二人选。

而李健队,最终选了玛迪娜·都曼。

这一轮,赵紫骅赢了玛迪娜·都曼。这对李宇春队的学员来说,顿时轻松不少,但对输了的李健队学员来说,心理压力就大了。如果第二轮还不能赢,这个压力将会持续,对后面学员的发挥会有更大的影响。

但从第二轮开始,李宇春一路输到到最后。终于在第四轮结束后,她承认是自己对对方的判断失误了,这个失误,来源于低估了对方的原创能力。

也许是第一次在这个节目做导师,李宇春有一种无畏的勇气。她的经验,更多的是来自于她对一般音乐竞技节目的规律总结,比如高音、炸、快节奏等这些作品和技巧,容易在比赛中获得高分。对比赛规则不够了解,导致无法逆转输掉比赛

李宇春对比赛规则不够了解,体现在两方面:对专业评审的标准不清楚;对加分特权的使用,被惯性思维困住。

从一开始,她就认为原创作品一定是加分的。所以手握三位原创学员,她非常有信心。但是一轮一轮下来,她理解的加分和专业评审的看法偏离了。

在李宇春的认知中,李健队的队员唱歌风格多是比较温柔抒情的,所以在第二轮PK选人的时候,她选了风格另类的马璐,以刚克柔,以炸场来制安静抒情。

但是,马璐还是输给了苏玮。

不可否认,马璐的音乐极具个人风格,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遇到欣赏这种风格的人,估计会非常爱,但若遇到不喜欢的,则会完全舍弃。它的风险在于,这只会是两极分化,没有中间过渡。而马璐的音乐,在101位专业评审心中,属于后者。

在加分特权的使用上,李宇春正如李健所料:一般导师都会把两颗星加在自己认为的最强的学员身上。而李宇春,给了潘虹。

正常情况下,最强学员赢的几率非常大,加分特权的使用能起到正向作用。但是万一输了,也意味着输入了加两分的机会。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潘虹会输掉。

相比,李健在使用这个加分特权的考虑,更多是基于对比赛走势多种可能性的分析。加分特权就像额外加了小技能,关键时刻能“挽救”,但这个挽救显然是针对赛制的,而不应该想着押在谁身上。

所以,尽管他一直对单依纯的实力赞赏有加,但还是把加分特权放在最后使用。在前面的比赛中,无法预测谁会赢谁会输,但如果用了,就有50%的几率会失去掉这个加分特权,留到最后,也有惊喜。

对学员,到底让他们坚持自己,还是改变他们?

不可否认,他们在自己的音乐成绩方面都很好,个人的演唱、创作都很强。但做导师带学员,制作人的思维和能力,更重要。

这些学员来参加比赛,很多一开始都是出于“热爱唱歌”,但如果要做一名职业歌手,仅仅热爱,还是不够。

这时候,导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对学员有足够的了解,了解他们的长短处、了解他们的个性经历,所有和人本身相关的东西,再去调整对音乐的呈现。

对于苏玮,李健其实心中已经很清楚他适合唱哪一类作品,最后给他选了阿肆的《浮光掠影》。这首歌,连李荣浩都没听过,但最终大家觉得好听,在对一些字眼的处理上也很丰富细腻。而对宋宇宁的原创作品,也是精挑细选,然后从词曲创作、还有演唱方面,不断地给他抠细节。所以,当宋宇宁唱出来的时候,很让人耳目一新。

而李宇春这边,马璐和钱江涛的音乐,和盲选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差别。因为都是非常有个性的风格,往往也意味着喜欢与不喜欢了,会变成两个极端。运气好,碰到很喜欢的,那是100分;运气不好,碰上不喜欢的,就是0分了。

或许,是让他们坚持走相对小众的路线,还是帮他们拉近和大众流行音乐的距离,这点上,李宇春可能还没想好。

这一场PK,李宇春输了,也很遗憾淘汰了一位队员。

不过,比赛就是这样,总有输赢。但比起输赢,学员能否在这个舞台上留下出色的作品更重要。毕竟,再怎么被职业化培养,作为歌手,最终还是靠作品说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