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父母课堂原创

01

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擅长分析大人的情绪”

我有一个表姐,从小就特别会讨好大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妈染了头发,高兴地回来问我们好不好看,当时我们正在玩游戏,我和表弟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说,不好看。

只有她,认真地看了一会我妈,然后很诚恳地说:“婶婶,我觉得你现在好漂亮,和电影里面的人一样。”当时她才小学三年级。

印象里她从来没有违背过大人的意愿,从来都是乖巧地坐在一边,就连哭都只是默默地掉几颗眼泪,不会像我弟那样把嗓子都吼哑。当时她是我们所有孩子学习的榜样,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突然觉得她真的挺可怜的,在最应该肆无忌惮的年纪却活得谨小慎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更多的人,拥有的只是“耳边的教训,手里的习题,心里委屈的童年”。

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而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懂事,往往就是与“委屈”和“不快乐”的经历联系起来的。

02

之前在微博看见一张图,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明明身中数箭,遍体鳞伤的人是你,可被关心、被安慰的却是那个柔弱大哭的轻伤者。

每个人都会夸奖那个懂事的女孩,却没有人愿意成为那个懂事的女孩。因为他们知道越懂事的你,承担的痛苦越多,那都是你愿意去承担的。懂事的孩子尽量满足每一个人,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却唯独委屈了自己。

在知乎看过这样一段留言:

在妹妹上高中,上大学那几年,我每年给她的生日祝福都是:

“祝你永远不用太懂事。”

当然,这里的懂事,意思是近似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种。

青春年纪要简朴,要刻苦,要自知,要坚忍,要压抑,要看淡……懂事太苦了。

家里在我读高三到大学的阶段陷入过极大的困境。我刻苦考上大学,在大学里最惨的时候,每顿饭就端两碗免费汤,一碗泡饭,一碗当菜。后来毕业,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亲戚们都夸我懂事的时候,我知道懂事是什么滋味。从那时起,我想,我是不得不懂事,但是有我一个就够了,我要让妹妹不用再那么懂事。我不想让妹妹的心里再扎下自卑的根儿!

自卑心理比什么都可怕。有时候这种懂事只会不断告诉一个孩子我不能有,我不该想……这不单苦,于心理健康也很不利。

03

懂事是什么?懂事就是委屈,因为懂事所以不敢要求什么,也不敢跟别人要什么,就是是自己应该得的,被别人拿了也不会提出,就是这样委屈自己。那就是懂事。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懂事的孩子没人疼,不能当一个太懂事的人。特别是女孩子,如果太懂事了就会被别人忽略,被别人不在乎。所以有时候就应该适当的任性一下,这样别人才能在乎你的感受。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你太懂事了,活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一句话出口之前,要在心里演练三遍。你想任性而活,但肩上的责任时刻提醒你不可以。

你的这一生,终究不会为了自己而活。看似洒脱率性的背后,是太多无法启齿的伤痛,只能用彩色糖衣来包裹苦涩,掩藏最后一丝尊严。

有的孩子越懂事越不开心,而懂事的孩子也许是一种对事物的沉默与妥协,并非是个人的想法,有人曾问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那人回答道"十年后依然能看到孩子十年前的笑靥如花,没有隐藏,没有压抑。"这或许才是孩子真正的内心渴望。

双养,构建家庭教公共服务体系,帮助亿万家庭掌握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系统化家庭教育方法,赋能机构,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