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考的大幕已经算是彻底落下,新生已经开始入学。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高考的恢复多么来之不易,有太多的变数和偶然因素。要是不是一切那么凑巧,至少高考会晚很多年才会恢复。一切的开始其实源于最年轻代表的一次插话。

温元凯时代的推土机

在这里就要说提出恢复高考意见的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恢复高考第一人的化学家和经济学家温元凯。温元凯现在有很多称号,例如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化学家、金融投资专家、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亚洲投资论坛董事,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之一,北京南洋林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但是在当时他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化学讲师,有一些不错的成果,仅此而已。但是大时代把一个当时三十一岁的年轻人温元凯推到了风口浪尖,温元凯又推动了社会潮流,让整个时代取得了进步。

年轻讲师被特邀参加会议

根据温元凯教授自称,他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时候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邀请参加如此高规模的会议。当知道是被领导点名特邀参加的时候,他感到的更多的是很惶恐。因为作为一个小有成果的一个大学讲师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领导特邀参加会议。当然他也肯定想不到就是那次会议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命运。

恢复高考这样大的决定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但是这个意见其实提出的很偶然,因为这个建议压根就不是在会议的发言中被提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的温元凯实在是不好提出太多的看法,因为当时在做的都是当时中国赫赫有名的老专家或者是全国著名大学的校长。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中国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谁: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马大猷、郝柏林、钱人元、严东生、张文佑、黄秉维、王守武、高庆狮、许孔时、邹承鲁、张文裕、童第周、叶笃正、汪猷、王大珩,中国农业科学院金善宝,北京大学周培源、沈克琦,清华大学何东昌、潘际銮,复旦大学苏步青,吉林大学唐敖庆,武汉大学查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上海交大吴健中,南开大学杨石先,天津大学史绍熙,南京大学苗永宽,西安交大程遒晋,华北农大沈其益,中山医学院宗永生。而当时温元凯不仅年纪最小,作为一个讲师实在没有相应的成果可以让他有勇气在这样档次的会议上可以说过多的话。虽然他有很多话想说。

当时很多人都说自己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在不停地作检讨,还不敢抱怨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领导当时多次鼓励动员以后气氛才开始活跃起来。但是更多的是对比较具体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整体的设计和国家的发展政策涉及的不多。例如,一些具体的人现在还没有恢复工作,哪些项目需要上。

时代精彩瞬间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把话题引向高考的是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他强烈要求必须立即改进大学招生办法。但是废止以前的招生办法,现在用什么办法又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时代给温元凯一个历史机遇,时代让温元凯走到了改革舞台的中央。他做出了可以说改变中国发展的一个举动。就是他插了一句话。他说可以用这样的十六字方针:“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没有想到领导对这十六字方针非常感兴趣,立刻就给了回应,对他说:“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都可以考,不需要领导批准。”在这里可以看出来领导的魄力,没有回去研究一下,没有继续考察。并且领导还补充道,高考恢复不要等到明年,今年就可以恢复,时间等不起。因为时间过于仓促,可以晚考两个月。因此,诞生了中国高考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十月份高考。

从此以后,中国虽经历多次改革,但是走上了正轨,为国家培养出无数的人才,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腾飞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高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不仅仅决定了国家的发展,也决定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青少年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温元凯虽然是高考恢复的倡导者,但是他现在对中国的高考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他认为中国的高考虽然总体公平,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实在是太离谱了。

温元凯对于教育只教知识尤其是只叫做题有非常大的反对意见。他的看法是中国的高考现在不是学习竞争而是做题竞争,竞争的不是学习力而是做题的本事。

最后,希望现在的中国人好好珍惜现在的所有生活,因为现在的很多都是那么来之不易。假如没有人把话题引到大学招生,假如温元凯没有那么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假如领导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所有的结果就是另外一个情景了。明人不说暗话,你都看完了,麻烦点个赞,要是加一个关注就更好了。

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提高阅读量,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东西。本人高校教师,教育类的话题,本人很愿意和各位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侵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