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10月1日起,文旅部制定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明令禁止还需强力执行。

如何清晰界定大数据“杀熟”?如何畅通投诉渠道?如何治理商家滥用技术手段的行为……这一系列问题仍需相关部门继续探索,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只有形成执法者、网络平台、消费者三方共治的互联网经济新形态,对消费者数据实施更精细的保护,才能让“大数据杀熟”无所遁形。

9月24日

近日,公安部门破获一起以网络“水军”形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违法犯罪案件,揭开“有偿删差评”背后的利益链条:伪造申诉信、律师函等虚假材料是最常用的手段,收费从几十到数千元不等,不法收入层层分成。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任经济,而信任的基础是真实。客观、真实的评价是重要的经营指标,是消费者甄别和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正常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有偿删差评还是恶意差评,本质上都是对真实信用体系的粗暴践踏,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必将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惩。设置合理标准、规范网络评价、健全审核机制,才能从源头上规范网络空间秩序、防范治理网络违法乱象。

9月23日

近日,一辆车因斗气,在行驶中向另一辆车前挡风玻璃泼洒咖啡的危险举动,再次引发舆论对“路怒症”这一驾驶“顽疾”的反思。近年来,“路怒”导致的事故量逐年增加,而没酿成事故、却造成极大危险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

开斗气车,不仅将自己和同车人置于险境,也是对其他行人和车辆的不负责。治愈“路怒症”,需要驾驶者把稳手中方向盘,及时给发热的头脑“踩刹车”,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路怒行为”。车道非赛道,文明在脚下,更在每个人心中。希望每位驾驶者都能把安全放在首位,文明出行、安全回家。

9月22日

日前,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因嘉宾疑似采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网络上引发舆论争议。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嘉宾回应称是“道具雪莲”,还是节目组致歉时说“实际未发生采摘珍稀植物的行为”,节目中嘉宾的行为就已经传递出珍稀植物“可以采摘”的信号,这同样需要好好反思。

作为“传递生态环保理念”的公益节目,尤须绷紧保护珍稀动植物这根弦,在节目录制的全过程真正贯彻好环保、公益等理念。真人秀贵在一个“真”字,保护环境更是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否则挑战的不是极限,而是红线。敬畏自然、尊重观众、提升动植物保护意识,带有公益性质的综艺节目的底子才能打得更扎实。

9月21日

“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115000元”“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一些所谓“专特供”名酒的新闻又出现在人们视野。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家多部门就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并明确发文“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

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十分不靠谱的所谓“专特供”酒为何仍有市场?背后是特权思想和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等畸形消费理念在作祟。对此类产品的生产、销售、购买、消费等环节进行深入调查、严厉惩治,对官僚主义作风和特权思想保持警惕、露头就打,才能彻底铲除“专特供”酒生存的土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