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是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这四位名将秦国占了两个,剩余两个在赵国,并不是其他国家的将领不行,而是这四人的光辉太过耀眼,相比之下便显得一无是处了,历史上有一个评价,在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没有能力抵挡秦国,在战国的时候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击败秦国,很明显那就是赵国,对赵国的评价上,历史学家是这样说的:四战之国,,意思就是这个国家十分的能打仗,全民皆兵,赵国经历了数场战乱,首都频繁遭到侵扰,四周的国家虎视眈眈,赵国之所以能生存,正是因为赵国之人十分地团结,吃苦耐劳。


再加上赵国地处太行山附近,国强兵盛,军队的实力在六国里面排行第一,抵抗了秦国上百年的时间,并且互相有胜有负,秦国想要东出一统天下,第一个面对到的敌人便是赵国,赵国自从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军队的战斗力和生产力都大为提升。


当时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秦国倾尽全国的力量来攻打赵国,赵国当时有45万兵马,秦国则有20万兵马,秦国围困赵国之后,秦昭襄王御驾亲征,亲自到前线,发动了60万的军民一同打仗,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投入到了战斗凡是能够断绝赵军的救援和粮食供应,都赐予爵位,当时秦国对于爵位是非常的抠门,必须要靠杀敌获得军功来换取,爵位的用处很大,主要的用处就是可以免死罪,在长平之战,秦王上来就给爵位,可以说极大地鼓舞了民心。

百姓都奋力作战,但是到了最后秦赵的伤亡比例也达到了3:2,之后已经断了40天粮食的赵军,分为四路突围,但是在突围的时候,主将赵括被射死,赵军没有了战斗欲望,于是就投降了,如果主将不死的话,说不定赵军真的能够突围,最终白起为了泄愤,杀死40万投降的赵军,留下了200人送回了赵国。大家对长平之战的认识大概是从白起开始的,认为白起杀了40万赵军,觉得赵国不堪一击,但是实际上秦军的损失也是十分的严重,国力损耗了一大半,秦王拒绝了白起继续进攻邯郸的建议。


此时北方的一个小国——燕国,看到赵国战败,想要瓜分赵国,于是发兵攻打,但是却已惨败而终,反被赵国攻下了十几座城池,赵军在诸侯国的威望很高,骁勇善战,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集团作战,赵国都是极其的强大的,赵国的七子良将是赵国军队的最大保障。至于这七子良将是谁?请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