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此後明軍又一鼓作氣,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大都,元廷失敗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

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但明朝從始至終都一直受到元朝殘留勢力的侵擾。明朝的前幾位皇帝勵精圖治,在和韃靼的戰爭中佔了上風,但到明朝中後期,大多皇帝都不再那麼勤勉,而且寵信太監,沉迷酒色煉丹之類,朝政腐敗,全國各地土匪橫行,黎明百姓屢遭荼毒,國力一日不如一日。

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和王振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征,不料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竟被生擒,史稱“土木堡之變”。

歷史上像朱祁鎮這樣被生擒的皇帝真是少之又少,對明朝來說真乃奇恥大辱,但凡有點自尊心的皇帝,也要勵精圖治,一雪前恥;但自朱祁鎮之後的明朝皇帝,好像並沒有哪一位要勵志強國,討平韃靼的。

明朝皇帝的昏聵,朝廷的懦弱、妥協,軍隊的腐朽、墮落,導致全國對韃靼毫無戰鬥力,致使明朝官員和百姓談“胡”色變,談“韃靼”色變,而明朝百姓卻不得不爲了一條卑微的生路,鋌而走險,拼死反抗,華夏大地,硝煙四起,刀槍血影。

1472年10月31日,王陽明出生於浙江紹興府餘姚縣的一個顯赫家庭。王陽明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父親王華官至禮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書,還曾擔任皇帝的日講官。由於家境的影響,王陽明自小就對朝廷大事知道的比其他孩子多,他也很有責任感,從小立下做聖賢、躍馬疆場,爲國立功的志向。

朝夕如流,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王陽明就長大成一個十多歲的少年。此時的明朝廷,皇帝昏聵,皇親國戚、豪門貴胄沉迷酒色,腐朽不堪;再加上邊關戰事連連,韃靼屢次侵犯明朝邊境,燒殺搶掠,國內硝煙四起,民間百姓苦不堪言,這一切王陽明都看在眼裏,怒在心裏。

王陽明13歲時對父親感慨說:“今天下波頹風靡爲日已久,何異於病革臨絕之時。”

意思是說,現在天下大亂,紛擾不停這麼久,就像一個大病的人快要死去一樣,這可怎麼辦呢?眼看國將不國,他的父親王華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

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王陽明無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王陽明從小天資聰穎,記憶力驚人,而且立志做聖人,要爲國立功,幼年還特別喜愛讀《孫子兵法》。

每當家中來客人,他都要拿果核與客人擺兵佈陣,常常客人的兵陣剛擺好,他就想出了克敵的陣勢,爲此沒少挨他父親的罵。他的父親之所以罵他,一是見他不在讀書考功名上下功夫;二是見他鋒芒畢露,不懂遮掩自己,怕日後遭人嫉妒。

雖然如此,但王陽明對研究軍事仍然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他按耐不住自己,從馬廄裏偷出一匹快馬,策馬狂奔,來到居庸關。他面對廣闊的天地,思緒萬千;在關外考察了一個多月,他登長城,評古蹟,思戰略,在十多歲的年齡,經略四方之志已經醞釀成熟。

在關外考察了一個月後,他和僕從騎馬回家,但在途中巧遇兩個騎馬的韃靼人。在那個談“韃靼”而色變的年代,十多歲的王陽明沒有奪路而逃,反倒是主動的迎上去,和兩個韃靼人大戰了幾個回合。但最終因爲王陽明年齡太小,只是傷了兩個韃靼人,未能取其性命,結果讓他們跑了。

王陽明這次從關外回到家後,內心深處的豪情被激發出來。他越來越關注國家大事,尤其是朝廷和韃靼人的戰爭。而且他還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甚至把自己心中如何戰勝韃靼的謀略寫成文書,要上書給朝廷。

王陽明十五歲那年,有一天,他莊重地走到父親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奏摺,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爲國靖難,討平韃靼!”

王華聽後沉默了,以爲是孩子鬧着玩呢,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過了很久,王華如夢初醒,他十分激動地順手拿起手邊的書(一時找不到稱手的傢伙),劈頭蓋臉地向王陽明打去,一邊打還一邊罵:“讓你小子狂!讓你小子狂!”

被打後,王陽明並沒有生氣,反倒是很平靜地對父親說道:“我上次的想法的確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聽到這句話後,王華感覺孩子“開悟”了,意識到了他自己的輕率,所以十分欣慰,便笑着對兒子王陽明說道:“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將來努力讀書,以後也是有可能躍馬疆場,爲國立功的。”

王陽明又對父親說:“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哦,那你想幹什麼?”王華好奇的問。

王陽明很自信的說道:“做聖賢!”

這次王華聽後沒有再沉默,反倒是更火了, 他二話沒說,迅速做出一個動作——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王陽明臉上。打完哭嚎道:“完了,完了,我王華這一世英名就要毀在你這小子手裏了。”

王陽明少年時期的理想,在他的父親心裏都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遭到了屢次的阻撓,但這並沒能阻止王陽明“做聖賢”,“立世功”的志向,王陽明也的確完成了自己的這兩大理想。

1506年,王陽明仗義執言得罪了大宦官劉瑾,被謫貶至貴州龍場。在貴州龍場艱苦的環境裏,王陽明居住在“陽明洞”,研究周易,再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經歷和磨難,最終於1508年悟出“心即理”這一重要心學思想,從此“陽明心學”誕生。

自從“陽明心學”誕生後,王陽明便開辦書院,廣收門徒,學子遍天下。在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的明朝中期,王陽明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

此後王陽明的學說帶動了整個明朝社會學術的發展乃至思想的解放與提升,使其民德“幾比東漢”。王陽明心學迅速風靡全球, 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王陽明心即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已經深入衆人之心,近現代的衆多名人、大咖都曾在他的思想指導下,創造了不菲的成績。比如近代的康有爲、梁啓超、蔡元培等近代名人都或多或少的受過陽明先生思想的影響,如蔡元培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教育主張就是汲於陽明先生強調的人的主體精神,重實踐思想。

如今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行各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疲憊不堪的人們精神生活逐漸荒蕪,心靈也越發孤獨。

王陽明心學高揚的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追求初心,灑脫的胸懷,從改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有着積極意義,讓疲憊脆弱的內心重新獲得強大的力量,在浮躁的氛圍中獲得內心的寧靜,是修身養性的良好的指導思想。

杜維明

同時,王陽明心學對個人發展,思想解放,事業、仕途的開拓進取都有着有益的啓示,爲此,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資深研究員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因此,我們必須全面瞭解王陽明的一生,讀懂他的陽明心學,從中汲取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

而在瞭解王陽明的一生,瞭解他的哲學智慧方面,莫過於讀他的傳記,下方橫條這兩套書,不僅全方面的描寫了心學大師王陽明的一生,而且還有門人弟子對其語錄和信件進行整理編撰而成的傳習錄,對知行合一、致良知給予了細緻的講解,使讀者更容易吸收理解陽明心學的哲學智慧。而且現在做活動,只需78元,不到一頓飯錢,有意的朋友,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