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德眉资新开工项目79个,完成投资70亿元。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德眉资同城化目前已经表现出抢眼的投资发展动力。

对于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瓶颈有待突破?企业又有哪些投资机遇?9月28日,在“第二届成德同城化财富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国内外同城化发展历程和得失,在对话环节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交通先行

将为都市圈的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据2017年数据对比显示,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长度达到4476km,伦敦、纽约和巴黎都市圈分别为3071km、1632km和1296km。基于此经验,成德同城化进程中尤为注重交通网络建设,目前成德间已建成5条高速公路、4条干线公路、4条轨道交通,成德两地如居一城的面貌初步显现。

中国房地产之父、中国REITs教父、原中房集团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分析表示,未来发展城市分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路径,其中同城化、城市走廊就属于外延式发展。德阳相距成都50余公里,具有天然交通优势,成德同城化发展有望成为外延式发展的典型案例。

产城融合

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单一城市功能完善、拉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要实现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长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更能催生城市间“1+1>2”的化学效应。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叶檀分享表示,城市融合是趋势,但同城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特色经济,聚集一批专业性人才。对此,成德同城化发展进程中可更广泛的探索合作方向,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两地政府也需要在市场要素配置、政务服务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民生共享

营造都市圈的“人气”

从各国成功发展经验来看,都经历了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折,城市发展应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才能让都市圈发展有人气,让两地居民有获得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表示,发展的根本在人。当今面临人口年龄层替换带来的两个机遇,即退休的“60后”和崛起的“90后”。既重视发展旅游、健身、保险、养老等行业,抓住成都的“60后”、吸引全国的“60后”,也要重视文化、时尚、个性、品质、国际化城市建设,创造新需求,抓住成都的“90后”,留住本地“90后”。

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各地将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成为同城化发展的样本案例,成功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