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行研究院發佈《2020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四季度GDP或增長5.6% 銀行業不良風險承壓

9月28日,中國銀行研究院在京發佈《2020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

上述《報告》顯示,三季度宏觀經濟景氣在二季度“V”字形反轉的基礎上持續上升,預計三季度中國GDP增長5.1%左右,四季度GDP增長5.6%,但復甦步伐有所放緩。

中行研究院稱,未來一段時間,要特別關注逆週期調節政策進退兩難帶來的相關風險。

2020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較大。在經濟增速放緩情況下,8月末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分別爲10.4%、13.3%,分別較2019年末增加1.7、2.6個百分點。隨着經濟逐步復甦企穩,貨幣政策也將相應有所調整,防風險壓力上升。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政策調整的節奏,確保流動性總量、利率變化及政府支出與經濟復甦階段相匹配,防止政策“超調”誘發金融風險。

此外,宏觀槓桿率持續增加,增大了未來去槓桿的壓力。爲對沖外部環境變化和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加大逆週期調節政策力度,促進了復工復產和國民經濟恢復,也帶來了宏觀槓桿率的顯著提升,二季度末爲300.7%,較2019年末提高22.2個百分點。各部門槓桿率也都有所提高,尤其是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上升較快,二季度末爲136.5%,較2019年末提高13.5個百分點。快速抬升的槓桿率將給未來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埋下隱患,加大未來槓桿調整的壓力。

另外,市場信用風險上升。2020年以來疫情暴發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公共財政收入下降,前8個月下降7.5%,而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仍保持較高增速,前7個月爲14.7%。2020年下半年是地方政府債券到期高峯期,到期1.44萬億元,比2019年下半年增加8007億元,收入來源受限、償債壓力上升將加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同時,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資金週轉週期延長,市場信用風險明顯上升。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率爲1.94%,較2019年提高0.08個百分點。而2020年以來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明顯加大,貸款增長較快,貸款展期等政策有助於緩解企業償債壓力,未來隨着政策的退出銀行不良壓力或加速上升。

2020年二季度末,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爲1.08%、1.94%、0.74%和5.37%,分別較年初上升14個、8個、3個和1個基點。

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未出現大幅上升,一方面各國逆週期政策,銀行業對因疫情影響而經歷暫時還款困難的客戶,採取了展期、調整貸款合同等紓困政策,延緩了不良資產的暴露速度;另一方面,銀行業不良率相對實體經濟衰退有一定滯後期,問題資產在逾期一定天數後才能轉化成不良。可預計,下半年全球銀行業不良貸款暴露壓力將持續增加。面對不斷上升的資產質量壓力,美聯儲對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銀行提出了更嚴格的核心一級資本要求,包括4.5%的最低資本要求,G-SIBs附加資本緩衝等。非中資G-SIBs持續夯實損失吸收能力,平均TLAC充足率達22%。

中行研究院稱,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風險或將加速暴露,資產質量管理難度加大。

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影響,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資金週轉週期延長,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信用風險有所上升。2020年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爲1.94%,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爲2.1%,均創下近十年新高。近些年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生成速度大都有所加快。

例如,五大行不良貸款淨生成率自2018年起連續兩年出現上升,2019年達到0.98%,接近歷史高位;股份行不良貸款淨生成率2019年達到1.78%,已超過2016年的最高水平。

在疫情影響下,商業銀行不良生成速度勢必繼續加速。央行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銀保監會要求對企業延期付息等手段在緩解企業資金鍊問題的同時也將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進行了延後。

2020年5月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均表態要警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在信用風險上升、利潤考覈壓力等因素影響下,未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有所反彈,同時覈銷能力也將受到影響,後續資產質量管理難度或將明顯上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