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erye:找教练+有人说我的正手是婴儿弧圈,就是20年前的提拉,自己看视频出来也是感觉很别扭,请指教,谢谢

@马凯旋教练解答

这是一个右手横板正手拉斜线的视频,陪练用挡。有意思的是这位朋友说,他身边有人说拉的是婴儿弧圈,是20年前的提拉。他自己也觉得别扭。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咱们来看看。

提拉这个说法可不是20年前的说法了,有30、40年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0年是怎么个黄历?那是孔令辉拿奥运单打冠军的年份,而且赢的是老瓦,中国运动员拿的奥运男子单打冠军,数这一块含金量超级十足!专业队层面早就没有这个说法了。

不是抬杠,我得说,你这个是弧圈球,而且婴儿也拉不出这种球。太夸张了。

但是你这个技术有改进的必要,争取贴近当下流行的拉法。我觉得这个说方法比较客观。前面我说了,不想抬杠,但是有些事还是得阐明我自己的观点。

技术,是有一个传承、发展、变革的轨迹的,再先进的技术,也得有基本功做支撑,再摩登的花活,也不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所以,你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咱们慢慢试试调一调,怎么样?

你的动作有几个需要改进一下的地方:

1.上半身太直了,需要一些含胸收腹,让身体的重心向前探出一些。否则就像你现在这样,腿几乎完全向上蹬,动作是上下的挥动。你自己可以徒手先试试,含胸收腹加上以后,你挥动作时太多的向上反而别扭了。这也就是站位需要适当的含胸收腹的由来。

2.有了适当的含胸收腹, 出手之前,重心一定要用腰胯调整到右脚上去,而且必须踩实,这样,转腰顶胯就可以实现,你的击球点会比现还能迎前一些,加上完整的把重心交换到左脚上去,你的持拍手会越来越觉得自如。

这也就是用重心支撑动作的核心作用的体现。记住,动作出了毛病,除非是太不合理的,一般我们都是从下往上找毛病。天天跟你说手的人,不是假内行,就是人云亦云。

3.必须徒手挥拍先行!如果你想快点见效果,徒手是最佳途径,没有第二条路!徒手时要优先建立以腰带手的动力感觉,学会用重心打球,你现在拉球动作手的成分太多了。

不是不强调手的重要作用,而是学会在重心带动下的动作一体化。把整个身体打成一颗菜。这是真正的基本功,举一反三的基本功。

换成更通俗的说法,你得:含胸收腹、蹬顶迎前、触球时撞击与摩擦兼顾,其实这个蹬就是重心交换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改变现在纯上下的运动方式。重心的使用是向前上方,像你这种拉普通上旋球,向前甚至要多于向上。

你的握拍有点问题,手腕太向内扣了,拉出去的球右侧旋会偏多,向前就会大幅减少,撞击时力量就会差一些,是不是引拍到位的时候手腕略微外展一些。这个比较难,你试试。

慢慢来,我觉得你可以。你这个人打球比较松弛,节奏感觉,连续能力都不错的。

你也想问?……

马凯旋,前北京队队员。1990年赴美工作,多名学生曾入选美国国家队。其乒乓球履历多彩独特,教学经验丰富。现为乒乓世界杂志与国球汇的技术顾问。

最真的喜欢,是点右下角的“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