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绩差的坐在最后一排的可能性,几乎为0,但让调皮捣蛋、上课不遵守纪律、干扰其他同学学习的学生坐在最后一排,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通常情况下,除了疾病等特殊原因需要照顾外,全班学生按高矮顺序排队进教室,按横排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就座。时隔几周时间,为了学生眼睛健康,预防出现斜视、近视,让两边的同学与中间的同学对应交换座位。一定时间后再轮流倒换座位。这样排位,孩子的个头高矮里不分成绩、性情、脾气、兴趣、爱好,相互适应、融合,互帮互学。个别同学出现不适,老师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实,关于这种所谓的“特殊位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曾经三令五申,要求杜绝,甚至于些地方,还会组织专项的督查。

不少的专家,就会撰文大肆批判,说这是歧视学生,是剥夺了学生的正常的受教育权,是对学生尊严的践踏,对于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等等等。

为何主管部门大声禁止,专家极力反对,但这种现象,依然屡禁不绝呢?三水三心以为,分析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无益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这可能是管理手段穷尽之后的无奈之举,其实,从教育方法上来说,适度的孤立,也有一定的好处。人事群体动物,未成年学生尤其喜欢集体生活。但你不是影响了其他同学吗?所以,只好让你被孤立起来

这样一来,享受一段时间的孤独的滋味,绝大多数学生,自己就会反省,等你改过来了,或者有坚定的决心,去改正的时候,就可以重归集体。

老师希望孩子学好,取得好成绩。于公而言,学生的好成绩是教育者的责任,这是关乎于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是大事;于私而言,获得班级连续的好成绩,荣誉会由班集体延伸到老师头上,这是关乎于个人荣耀的小事。

所以说,不是成绩差的同学就会被安排在后面,也不是说对成绩差的同学有什么偏见。这些全部都取决于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