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國慶上映的《奪冠》,提檔到9月25日正式上映。雖然上映後的4天都是工作日,但並沒有阻礙影迷們的觀影熱情,目前《奪冠》票房已經超過2億,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口碑。

國慶檔期的幾部電影中,《奪冠》的創作應該是最困難的。導演陳可辛前期要長時間的打磨劇本,一方面重現女排40年的拼搏歷程,兩個多小時的時長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捨,所以我們看到電影並沒有以奧運總決賽的獲勝收尾。同時又要有一定戲劇化設定實現的燃點和淚點來打動觀衆,畢竟《奪冠》也是一部商業片,劇情有轉折、情緒有起伏也非常重要,在二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很難。

另一方面,是還原女排在技術上的難度很大。對女排訓練、賽場上的展現,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真實”,這部電影和拍特效大片不同,不能用綠幕讓觀衆看到絲毫特效痕跡,不然就太違和了。於是陳可辛面對太多困難了,能演戲的專業球員怎麼解決?球場上對決日本隊、巴西隊要怎麼拍?總不能把當時的實況錄像拿出來放吧?還有郎平自己不演,誰又能演等等。一直到看過電影才發現,陳可辛用了三個技術創新,完成了電影拍攝。

第一個技術創新是用了48幀高幀率拍攝了整部電影,有部分鏡頭甚至用了96幀的高幀率。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算什麼技術創新?不過是在攝影機裏調一下參數而已,再說李安都用120幀拍了好幾部了。

但是拋開有好萊塢撐腰的李安,國內找不到第二個採用高幀率的導演,高幀率好,爲什麼他們都不用?答案其實並不複雜。我們都知道膠片時代是一秒鐘走24格,這個頻率既能保證流暢的畫面,也能儘量節省膠片。所以到了數字時代,通常也用24幀拍攝,來模擬膠片的感覺,而高幀率顧名思義,就是把幀率成倍提高,這樣畫面清晰度會更高,但也會缺少一些電影的質感,比如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都給人遊戲感就是這個原因。

《奪冠》用48幀高幀率是有必要的,因爲電影中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都有大量排球和運動員高速運動的畫面,用48幀會讓觀衆看得更清晰。但這也給電影DIT和後期剪輯、調色帶來很大壓力,因爲48幀比正常的拍攝幀率高出一倍,素材的存儲量也高出一倍,後期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從而帶來了電影製作成本的增加。這也正是爲什麼多數電影都還是用24幀拍攝的原因。陳可辛第一次把高幀率運用到體育題材中,是一個不小的突破。

第二個創新是通過特效,把鞏俐的身高“拉長”了。《奪冠》選演員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新一代排球隊員可以用現役球員,但老女排球員怎麼辦呢?陳可辛在採訪中不止一次說過,他當時找了一些身高有優勢的模特,結果試了一下發現根本不行,沒辦法只好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全國每一個省、每一個大學中的幾千個排球運動員中,選出大概四五十個人,再進行進一步的選拔,最終才選出合適的球員。

但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找不到適合郎平的演員,最後看到白浪的照片,也是幾經波折,終於說服她飾演年輕時的郎平,而中年郎平則交給了鞏俐。

但鞏俐飾演郎平有個很大的問題,鞏俐身高1米69,郎平身高1米84,兩個人身高相差15釐米,如果沒有“參照物”還好,因爲鞏俐當教練後要和現役球員們站在一起,身高肯定會露餡兒。陳可辛用了一些技巧,有的戲份是給她墊高了,但更多的戲份是用特效把鞏俐給“拉”長了,把她變成了1米84的郎平,但看過兩遍電影之後,完全看不出來特效的痕跡。

第三個創新,是用蒙太奇重現中巴大戰。《奪冠》中有兩場比賽重頭戲,一場是懷舊又熱血的中日大戰,一場是逆風翻盤的中巴大戰。其中中巴大戰是2016年的比賽,很多觀衆對那場比賽記憶猶新。但是對於陳可辛來說,不可能重新覆盤那場比賽,因爲沒有辦法召集雙方隊員重新打一場,而且就算重新打,也沒有辦法一模一樣的重現比賽。

於是陳可辛用了蒙太奇技術,花錢從巴西買到了當時比賽時對方球員的素材包括音樂,運用了拼接、交叉技術,來真實還原當時古巴隊的情況,而我們自己這邊,則把細節做足,現役球員出演,包括里約前夜的談話、郎平給朱婷的短信,甚至頒獎時大家側身拉着手都和當時的真實情況別無二致。特別是領獎時大家一起把腳放在領獎臺上的經典“跺腳殺”也都忠實的還原了。

正是做到了這些創新,陳可辛才成功完成了《奪冠》的創作。當然,電影拍攝過程中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困難,比如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辦法把劇組所有人拉到漳州訓練基地拍攝,於是只好把材料從福建運到北京,1:1還原了漳州訓練基地,以及陳可辛“三顧茅廬”,說服鞏俐和吳剛出演等等,不管怎麼說,《奪冠》都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