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知名女教授,因为告诉大家“孩子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而在网络上蹿红。

这个教授还原了家庭中一个特别常见的场景:父母带孩子出门,孩子看到小汽车后非要买,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妈妈就劝他不要买,但孩子根本不听,不给买就哭闹、满地打滚。

这时,家长该怎么办呢?这位教授给出了她的建议:把孩子抱起来,抱回家,放进卧室,关上门,陪着他,让他哭个够。

同时家长一定要记住“四个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看着孩子闹,就算他磕到脑袋也不要管,他知道疼。等他哭到筋疲力尽了,你再给点爱,比如拿条热毛巾给他差把脸等。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以为你心软了、回心转意了,但是你一定要坚定地说:“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家长可以用这种方法告诉孩子:你闹吧,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你就闹吧。只需这一次,他就会闹是没有用的。

看起来,这个方法非常棒:妈妈没有跟着孩子一起情绪失控,也没有打骂孩子,更没有骄纵孩子,一次就让孩子记住“以后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即便这是一段十多年前的发言,现在却依然收获了一片叫好声。

积极暂停,并非惩罚孩子的手段

积极暂停的目的在于,让每个人都能足够冷静地接通理性的大脑,再去解决问题。

这种教养方式的确科学有效,但糟糕的是,这位女教授跑偏了。为什么说她跑偏了?因为积极暂停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积极”而不是“暂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积极暂停,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平复情绪,停止发脾气,然后可以更理性地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觉得“我此刻是在为刚才的错误行为买单”。

一旦去掉“积极”,“暂停”就很可能带上惩罚的色彩。

这种做法背后有着这样一个预设:孩子不停讨要玩具是不被允许的。是自私且不明事理的,所以必须对孩子说“不”,不管原因是什么。虽然没有打骂和说教,但这种做法本质上依然是惩罚孩子:因为你没有按照我说的来做,所以你现在所有的闹脾气都是不合理的,我不会满足你的要求。

帮助孩子认知情绪,才是积极暂停的目的

孩子发脾气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他各方面能力都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思考能力明显比其他能力发展得更快。大脑经常让他想去做点什么,身体却经常不那么配合,所以他做不到。

这时,孩子自己的内在矛盾就爆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发脾气!更麻烦的是,因为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部分还不成熟,孩子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帮助他一起调节情绪。积极暂停,正是帮他调节情绪的有效途径。

那么正确的积极暂停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国外一个爸爸处理女儿发脾气的情况,就是正面示范。这个爸爸带着女儿去商场,但是女儿突然哭闹起来,他二话不说就把女儿带到超市外空旷的停车场,让她坐在自家车里,此时,爸爸的做法就是积极暂停的第一步,离开喧闹的超市,给女儿和自己一个情绪冷静的空间。接下来,他也没做什么,只是让女儿继续“发泄”。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孩子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这位爸爸才开始心平气和地跟女儿交流:“现在能好好听话了吗。安静得,不吵不闹?”孩子有点懵懂地点头——当积极暂停开始发挥作用,就可以开始和孩子讨论:想回到商场的话,应该做些什么。

爸爸给女儿提了很多建议,并且再次强调,如果她不愿意回去的话,“我可以在这里陪你,想待多久就多久”。这种办法就特别值得借鉴。而且从孩子的发展来看,这种方法对4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效果更好。因为他们更能理解父母的情绪,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

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发脾气、哭闹,真正担心的是孩子会失控,担心自己的家长权威可能被孩子的不当需求绑架。但当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往往更需要父母的帮助:他正在被难过、愤怒、挫败等各种情绪困扰着,但又停不下来;他更需要知道:情绪并不可怕,任何情绪都是可以得到接纳和理解的。

如果我们不能蹲下去了解孩子的真的想法,那么再好的教养方式、在科学的管教方法,最后也会变成情绪的宣泄,变成对孩子的惩罚。

其实,往往只要一个理解的拥抱,帮孩子表达出内心所想,你就能真正收获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