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老话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的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折损了。很多人觉得冤枉,我什么坏事也没做啊。要知道“口业”损福是很厉害的。一个人的吉凶祸福,从这个人有没有“口德”就能看得出来。

佛教讲:口业有4种,说谎话、挑拨离间、花言巧语、恶口骂人。这4种行为造“口业”是很严重的。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才能留住福报。古语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生活中,有2种话不可乱讲,不然只会自作自受,不信你看。

第一种、不吉利的话不能乱说。

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毁一个人,乱讲话可能会要命的,古人讲:言由心生。曾看过一则案例。有对夫妻经常吵架,妻子说丈夫,你怎么不去死,那我们一家人都清净了。后来一家人去外地外地旅游,夫妻两人在高速上因为一些分歧又吵了起来,丈夫开着车,因为意外走神,与大货车相撞,最后,丈夫不幸遇难。

妻子和孩子还活着,但也受了伤,这位妻子忏悔啊,号啕大哭,无奈悔时已晚。悔恨由说而生,当时这位妻子心里的无奈与懊悔,只有自己懂,也只有自己承受。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和言善语是多么重要,无论夫妻、家人、朋友、相互之间,都要留口德,谨语慎言。

有个成语叫“一语成谶”,意思是说,讲了不吉利的话,很快就应验了。其实语言也是一种能量,能量就会有相互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佛家所讲的因果,世间的因果报应,真实不虚。清朝晚期的慈禧太后,就曾讲过一句“一语成谶”的话,种下了恶因。

有一次,慈禧太后在朝堂大发雷霆,指着一边的蜡烛说,要灭我大清,除非灯头朝下。后来英国人发明了灯泡,皇宫内也都换上了灯泡,这下好了,灯头真的朝下了。我们不必去考证此事的真假。其实自古以来,我们说话都是讲究忌讳的,如过年不能说脏话,不能动剪子之类的物品,有忌讳的背后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不吉利话不要乱说。

第二种、说话要留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当属“口业”为先。人生的福祸,都是自己感召而来。常言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用我国的一句名言说,就是“物极必反”。任何事都有个度,若是过了度,不懂得知止,就会物极必反。所以平时说话时也要给人留有余地,这也是给自己留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从来倒茶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件事情,当时有一家人姓孟,出了三个进士,明神宗朱翊钧,为了表彰孟家,就准其建立牌坊,牌坊是古时候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孟家设计的牌坊就很大,需要占用邻居刘家的地,就和刘家人商量。

刘家反问道:现在占用了我家的地建牌坊,我们以后建牌坊怎么办?孟家听后,觉得十分可笑,自己没有功绩,皇帝怎么可能下旨让你建牌坊,如是就说:你家也能建牌坊,就建在我家牌坊上。于是刘家人就答应了孟家的要求,让出了土地。几年后,刘家人立了大功,皇帝也准许建牌坊,孟家只能兑现诺言。

老人常讲,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说。无论任何时候,不吉利的话不能乱说,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懂得为自己,为他人留余地。佛家常说:世人不曾信因果,因果又曾饶过谁。愿大众明白这一道理,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幸福过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