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就是口業,老話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的許多福報,都是通過嘴巴給折損了。很多人覺得冤枉,我什麼壞事也沒做啊。要知道“口業”損福是很厲害的。一個人的吉凶禍福,從這個人有沒有“口德”就能看得出來。

佛教講:口業有4種,說謊話、挑撥離間、花言巧語、惡口罵人。這4種行爲造“口業”是很嚴重的。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才能留住福報。古語云:“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生活中,有2種話不可亂講,不然只會自作自受,不信你看。

第一種、不吉利的話不能亂說。

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毀一個人,亂講話可能會要命的,古人講:言由心生。曾看過一則案例。有對夫妻經常吵架,妻子說丈夫,你怎麼不去死,那我們一家人都清淨了。後來一家人去外地外地旅遊,夫妻兩人在高速上因爲一些分歧又吵了起來,丈夫開着車,因爲意外走神,與大貨車相撞,最後,丈夫不幸遇難。

妻子和孩子還活着,但也受了傷,這位妻子懺悔啊,號啕大哭,無奈悔時已晚。悔恨由說而生,當時這位妻子心裏的無奈與懊悔,只有自己懂,也只有自己承受。看了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和言善語是多麼重要,無論夫妻、家人、朋友、相互之間,都要留口德,謹語慎言。

有個成語叫“一語成讖”,意思是說,講了不吉利的話,很快就應驗了。其實語言也是一種能量,能量就會有相互作用,也可以理解爲佛家所講的因果,世間的因果報應,真實不虛。清朝晚期的慈禧太后,就曾講過一句“一語成讖”的話,種下了惡因。

有一次,慈禧太后在朝堂大發雷霆,指着一邊的蠟燭說,要滅我大清,除非燈頭朝下。後來英國人發明了燈泡,皇宮內也都換上了燈泡,這下好了,燈頭真的朝下了。我們不必去考證此事的真假。其實自古以來,我們說話都是講究忌諱的,如過年不能說髒話,不能動剪子之類的物品,有忌諱的背後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不吉利話不要亂說。

第二種、說話要留餘地,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患苦之門,禍累之始,當屬“口業”爲先。人生的福禍,都是自己感召而來。常言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用我國的一句名言說,就是“物極必反”。任何事都有個度,若是過了度,不懂得知止,就會物極必反。所以平時說話時也要給人留有餘地,這也是給自己留餘地,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從來倒茶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在明朝就有這樣一件事情,當時有一家人姓孟,出了三個進士,明神宗朱翊鈞,爲了表彰孟家,就準其建立牌坊,牌坊是古時候用來表彰忠孝節義的人物。孟家設計的牌坊就很大,需要佔用鄰居劉家的地,就和劉家人商量。

劉家反問道:現在佔用了我家的地建牌坊,我們以後建牌坊怎麼辦?孟家聽後,覺得十分可笑,自己沒有功績,皇帝怎麼可能下旨讓你建牌坊,如是就說:你家也能建牌坊,就建在我家牌坊上。於是劉家人就答應了孟家的要求,讓出了土地。幾年後,劉家人立了大功,皇帝也准許建牌坊,孟家只能兌現諾言。

老人常講,飯可以亂喫,話不可亂說。無論任何時候,不吉利的話不能亂說,也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要懂得爲自己,爲他人留餘地。佛家常說:世人不曾信因果,因果又曾饒過誰。願大衆明白這一道理,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幸福過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