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有取天下之虑,无取天下之量。”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对于三国时期曹操的评价,高瞻远瞩却无气度容人。从《三国演义》这本著作里我们也能够读到,他是一个枭雄,带着曹魏在乱世里崛起,但最终没能拿下梦寐以求的地位。这或许是一种遗憾美,但其实从他平日里极重的猜疑心里也能看出,这是必然的结果。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良臣相伴的君主必然是失败至极的。在曹操的一生里,他的猜忌心已经导致了太多人才枉死,孔融、杨修、荀彧,这都是一等一的贤臣。同时,他还亲手结束了神医华佗的生命,许多人为此对之呵斥连连。但其实,在这一件事上他可能并没有做错,12年后一切都明白了。

据《后汉书》记载,华佗出生于145年的沛国(安徽亳州)。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他自小只能依靠学习医术谋生。在那个时代,医者被视为“低下的行业”,可为了生存他只能将这门技术研习至精通,少年时期就外出游历了。

医术中的核心,一个是对症用的药物,另一个就是医者的技术了。在华佗多年的游历中,他一边在各地学习民间秘术,一边扩充自己对于药草的认知。无论是内科还是妇科他都十分精通,并且还留下了极具价值的《青囊经》。

同时,华佗多年的寻访行医里,出色的技术也为他积累了巨大的名气。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所谓的不治之症,他大多都能找到几种解决方法。197年他救下了为救孙权负伤的周泰,198年又治好了陈登的怪病。黄疸横行的时候,他更是用茵陈蒿救下了一大批无计可施的百姓,被誉为“神医”。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名气,208年时,曹操请来华佗为他治疗自己多年的偏头痛。可“圣手”却只是说道,这个病需要开颅手术才能得以根治。那个时候麻沸散已经被发明了,民间也有很多手术的例子,但是作为一个生性多疑的曹孟德,他如何会让人对自己的脑袋动刀?更何况,在那个医疗水平不成熟甚至连无菌环境都没有的时候,这种手术致死率太大了。

毋庸置疑,曹操听到这样的消息雷霆震怒,他立刻怀疑这是蜀汉或者孙吴派来暗杀他的奸细。恰巧这时华佗妻子寄来家书,他直接告罪回乡不再前来。这种结局自然只会招来曹孟德更大的猜忌,最终,一代名医被抓捕入狱,拷打之后含恨而死。他的《青囊经》也在这时期遗失,再也没有出现。

但是对于这件事,我们也不能全部被抨击遮蔽了,其实他可能并没有做错。220年,神医死后12年曹孟德离世,这就说明了他的病情其实并非华佗所说那么严重。在三国时期的乱世中,12年时间能够让曹魏阵营做太多事情了,而这也确实让后续的魏国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208年的曹魏刚刚损失了郭嘉,赤壁之战又一触即发,他继续一次杀伐果断来宣扬自己的威严。而且,如果华佗这种神医在世,那么他很有可能也会去治疗自己的敌人。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曹操还真的没有做错,一代枭雄本色毕露。唯一可惜的就是堂堂名医,最终沦落成了群雄博弈的牺牲品,这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