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梁二敏

最近听一位战友很惆怅地说了一句,“唉,又陪跑了!”

光听这一句,只知道情绪很低落,却不知道是为何事。

问了一下才知,这名战友想要在某新一线城市买房,但想在这座城市买房,需要摇号。

谓“陪跑”——是指参加了购房的摇号,却没有摇中。

一个“又”字——是因为他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参加了10个楼盘的摇号,一次都没中!

战友后来说了一句,有些楼盘的中签率,低到自己怀疑人生,甚至不到“1%”。

于是,我问他,中签率这么低,其他人怎么办呀?!

他说,自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毕竟自己的驻地在此,因而拥有了购房资格,很多战友甚至没有资格在当地购房。

但是,他也只能算是城市的“普通购房者”,得跟数量庞大的“买房大军”一起摇号,在极低的中签率当中,祈祷运气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那么问题来了,

有没有办法提高中签率呢?

当然是有的。按照当地的购房政策,如果可以按照“人才购房”的话,那么中签率会大幅提升,买到心怡的房子,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为此,哨位君专门查了一下某些城市的“人才购房”的政策——

比如,2020年9月,江苏南京公布了《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的修订版。

按照官方的介绍,新修订的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更全,规则更细,范围更广。

金融、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各类人,都被涵盖进了新版的人才安居名录。

认真读了南京的人才目录,一共可以分为6类(A-F),F类人才算是要求最低了——

本科学历、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这里面提到的条件,很多军人其实也能达到。

但是,很遗憾,军人没有被纳入到该城市的A-F6类人才当中的任何一种。

所以,即便是再优秀的军人,想要在类似于这样的城市购房,都只能如普通购房者一样,没有任何优待和优惠。

就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战友一样,经受一次又一次“陪跑”,他还借用了买房人的话调侃了一下自己——“继续经受摇号的毒打吧!”

我们今天讲述战友的购房故事,讨论“城市的人才购房政策”,并不是要呼吁社会“为军人家庭买房提供便利”,而是要聚焦一个更重大的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军人,

才能算是城市引进的人才?

毕竟,能不能被一座城市认定为“人才”,关乎到能不能在规定层面进入这座城市,进而在购房、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诸多方面,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城市,按照自身发展的实际以及自身的认知,规划了各类级别的人才,并给予人才在落户、购房等方面予以优待,很多城市甚至对各类人才推出了购房补贴的政策。

今年7月,哨位君关注到,一位快递小哥被评上杭州高层次人才,并获得杭州市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2019年8月,快递小哥李庆恒被公司选为“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者。

最终,他拿到了“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名。

为此,浙江省人社厅给他颁发了省级“技术能手”的奖状,而凭借这个奖,他可以去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D类)。

按照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政策,评上D类高层次人才,不仅可以优先摇号选房,还可以领取100万的购房补贴、3万元车牌补贴,并享受“杭州人才码”5大类、27小类百余项服务。

“快递小哥获评杭州高层次人才”的新闻中,浙江杭州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在接收采访时候谈到——

我认为学历、职称、头衔、帽子、资历,其实都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是一个人才。我们想努力探索的标准条件,是希望一个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贡献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而按照介绍,从2015年起,杭州市将高层次人才列为A、B、C、D、E五个层次,目前已累计认定超过1.7万名高层次人才,几乎涵盖各行各业。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军人,似乎没有成为杭州高层次人才的任何一个类别。

可若是论学历、职称、头衔、帽子、资历,亦或是论品德、知识、能力、贡献,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军人,符合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吧!

接下来,聊一个现实的问题——

到底有没有城市,

把军人视为城市人才而引进呢?

答案,是肯定的。

前几天,《中国国防报》报道了青岛市城阳区的做法——

推出军人购房优惠政策

军功章计入城市人才引进认定

▲截图自2020年9月17日《中国国防报》1版

今年3月,青岛城阳区推出 “共有产权住房政策”,从房源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减轻人才购房压力在区域内统筹优质商品住房,面向从院士到大专学历等各类人才开放。

根据青岛市确定的人才7个层次,对不同层次人才购房时由企业承担购房总价的20%或30%,与企业共有产权——

属于一至四层次的人才,产权比例为3:7,期限为8年,期满后,企业无偿赠送共有产权;属于五至七层次的人才,产权比例为2:8,期限为5年,期满后,人才按照“孰低”原则,回购共有产权。

显然,无论从产权比例,还是从产权期满之后是赠送还是回购来看,一至四层的人才五至七层的人才完全隶属于两个梯队。

按照这个政策规定——

第一,军人并不在7类人才范围之类;

第二,即便是套用学历评价,大部分军人也属于五至七层人才。

后来,当地推出了《城阳区面向驻区部队和城阳籍现役军人推行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立功的军人,被视为这座城市想要引进的人才。

具体情况为——

第一,驻城阳区部队和城阳籍现役军人,被纳入到相关的购房优惠政策范围之类;

第二,符合条件的军人,具体属于何种层次的人才,结合服役期间的立功受奖情况,进行认定。

有过卓越贡献的军人,会被纳入一至四层人才。

第三,具体对照标准为:

获得“八一勋章”、一等功、二等功、两次以上三等功的,被军委、战区、军级单位表彰的军队人才,在城阳区购买新建住房,由城阳区属国企与军队人才按照3:7的比例共有房屋产权,区属国企8年后将30%部分产权无偿赠与军队人才。

显然,有过上述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被城阳区认定为了“一至四层”人才,享受第一梯队的优惠。

城阳区将“军功章计入城市人才引进认定”的做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在当前体现出来的是,给军人家庭在购房时予以显著的优惠。

而如果从长远去看,无疑是回答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什么样的军人,才算是城市可以引进的人才呢?

从城阳区的实际动作去看,城阳区走在了很多城市的前面,毕竟很多城市可能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军人,到底能不能算城市引进人才?

在没有解决“能否”这种并不简单的选择题之前,是无法指望它们去作答更加复杂的问答题的。

只是,我们想说——

如果论学历和技能,有些军人应该是不输地方人员的;

如果论贡献和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当然,各地有各地的人才评价体系,可至少,得给为国戍守的军人们,一个参与评价的机会吧?!

您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