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发布自杀微博:我走了各位,祝你们幸福喜乐。微博下面附了一张图片,一个煤气罐,上面放着一张纸条。大学毕业,热心公益,青春年华的他为何一心向死呢?

自杀微博图片

一天凌晨十分,网友小李看到有人发布了一条微博并配上了这张照片,小李是一个深谙网络技术的大学生,发现微博上的图片后,他第一时间利用识图软件对这张照片进行了读取,结果排除了这是网络照片的可能性。正好这条微博上带着地标,小李就赶紧给当地警方打电话。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之后,立刻联系情报部门查询男子身份。而此时,距离这条微博发布的时间已过去了近一个小时,尽快确定他的身份显得十分急迫。民警分析微博之后,根据自杀者的相关信息,锁定他为赖小名。

赖小名今年23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省打工,过年的时候才回到老家。随即,民警来到赖小名的家中,结果印证了他们的猜测。原来,趁着家人熟睡,赖小名不知何时带着煤气罐离开了家。没有人知道赖小名带着煤气罐躲藏在茫茫夜色中的哪个角落轻生。虽然线索渺茫,但是警方的营救行动并没有因此停滞,相反是多管齐下,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进,一边联系出警民警,一边联系赖小名的家属,就怕时间来不及。

无论是微博中的担心母亲,还是在自杀照片中的叮嘱家人不要开灯,这些都让民警认为,赖小名对家人还有许多牵挂,对世界也有不舍。于是民警一方面以个人微博账号在自杀微博中留言,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放弃轻生念头。一方面留意他是否与亲属之间有最后的联络。

接警员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办案民警的心也是越纠越紧。在自杀微博发布90分钟之后,赖小名堂哥发来的一张微信截图让营救行动绝处逢生。赖小名和堂哥在微信中说:我感觉我快要死了,我感觉我支持不住了,你跟我爸妈说一声对不起。堂哥赶紧问他在哪里,赖小名回答他:我从哪里来,我就从哪里去。当堂哥进一步追问他到底在哪里时,赖小名就再也没有回复消息了。

通过询问赖小名父母,民警了解到,赖小名出生在老宅里,距离现在的家有将近两公里的路程。民警迅速驱车赶往老宅。老宅的门已经从里面反锁上了,民警听到屋内隐约传出类似煤气释放的声音,迅速破门而入。进屋后只见赖小名躺在地上,已经失去了意识。为了节省时间,民警一方面开车前往医院,一方面联系医院医生说明情况,提前做好接应准备。万幸的是,经过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十几分钟之后赖小名恢复了意识。

老宅

赖小名在被抢救过来的当天发布了一条微博,他躺在病床上,表示自己已经没事了。在民警看来,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如果再晚一两分钟就会有生命危险。自杀现场是一座老式房屋,密闭性较差,这也是赖小名侥幸逃过一劫的其中一个原因。

民警从赖小名的父亲口中得知,他从小一直是一个活波开朗的孩子,成绩也不错,在大学毕业之后,赖小名就一直在外省工作。在儿子出事的前一天,他偶然得知儿子与女友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争吵原因不得而知。

老宅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赖小名大学毕业之后虽然找到了一份看似体面的工作,可实际上却欠有网贷无法偿还。他是家中的长子,学习成绩又不错,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希望。

经济是最原始的压力来源,不过它可以扩展到方方面面,就包括在家人面前的形象,在社会上的评价,以及他与女友之间感情的好坏。而且根据民警的调查,赖小名几乎没有朋友,各种压力的累积与叠加令他难免产生了悲观情绪,而他又没有宣泄的渠道,压力于是越来越大,最终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微博上留言自杀,应该是发出求救信号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才是赖小名内心自救的一种独白。小编希望赖小名能够尽早驱散内心的阴霾,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提醒大家,遇到问题时,一定不要憋在心里,要及时和家人朋友倾诉,只有说出来,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