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猝死的重要技術,需要施救者用兩隻手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有媒體報道稱,一個熱心人在路邊爲心跳驟停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時,導致患者肋骨骨折。心肺復甦真的會導致肋骨骨折嗎?對此,記者採訪了華中阜外醫院急診科主任鄭曉輝。

據鄭曉輝介紹,最新版《心肺復甦指南》對胸外心臟按壓進行了明確規範:按壓部位需在胸部正中,即兩側乳頭連線正中,胸骨中下三分之一處,按壓頻率爲每分鐘100~120次,按壓深度爲5釐米~6釐米。

“對於專業急救人員來說,按照《心肺復甦指南》的標準進行規範操作,一般是不會導致患者肋骨骨折的。但是心肺復甦導致肋骨骨折的情況確實發生過。”鄭曉輝說。

“心肺復甦導致肋骨骨折的情況主要分爲3種。一是不科學的心臟按壓,如按壓部位不準確,按壓力度過大;二是患者高齡或者患有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三是長時間的胸外心臟按壓,也可能導致患者肋骨骨折。”鄭曉輝說,如果遇到一位高齡患者,或者是比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即便是專業急救人員嚴格遵照指南進行操作,也有可能造成患者肋骨骨折。

通常來講,實施心肺復甦術的“白金時間”是1分鐘內,“黃金時間”不超過4分鐘,“白銀時間”爲4分鐘~8分鐘,“白布單時間”爲8分鐘~10分鐘。鄭曉輝說,在臨牀搶救過程中,心跳驟停超過5分鐘搶救成功的概率非常小,但是對於一些非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如溺水、觸電等患者,一般要求搶救30分鐘,還有一些心肌梗死患者也要儘量延長實施心肺復甦的時間。

“超過15分鐘的心肺復甦就屬於長時間的搶救,患者出現肋骨骨折的概率會更高。”鄭曉輝說,他也遇到過爲了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後導致患者肋骨骨折的事情。“但是患者被我們救回來了,用一根肋骨骨折的代價換一條生命,我認爲是值得的。”鄭曉輝說。

統籌:梁如意

責編:朱曉娟

編校:張 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