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记得当年的“五道杠”少年吗?10年过去了,现状让人惋惜

很多父母都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因为别人的孩子学习好、才艺好、体育好,可以说样样出类拔萃。

说到别人家的孩子,就不得不说说黄艺博了,他可是10年前的五道杠少年,所有家长梦寐以求的“别人家的孩子”。

黄艺博就像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一出生就天有“异象”,体重高达5公斤,成了医院的公众任务。由于父母都是公务员,他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阅读各种时政杂志和报刊。

上学后的黄艺博更是不得了,不仅连续五年担任班长,还发表上百篇的文章,更为耀眼的是获得了“五道杠少年”的荣誉称号。13岁的他按理说应该是满脸稚气的少年,而他却给人一副少年老成的感觉。

5年后,黄艺博参加高考,成绩仅有477分,没有达到二本分数线,只能在一所民办大学就读,泯然众人矣。

当年,在采访黄艺博时,镜头中有一个小男孩做出了不屑的眼神,被人称为“不屑弟”,如今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进入了哈佛大学。

无论是黄艺博,还是林妙可,都不过是伤仲永故事的翻版和继续,错不在孩子,而在他们的父母。

不懂教育的父母,天才变蠢才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个高智商的孩子,却忽视了它只是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绝非必要条件。

每隔几年,总会有几个神童蹦出来,过几年又销声匿迹了,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聪明的人不愿意付出努力,不能坚持,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的结果,林妙可如此,黄艺博亦如此。

懂教育的父母,平凡亦天才

反观那些真正天才的父母,都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更懂得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性。我们看看爱迪生、华罗庚的父母就不难发现一个道理,真正的天才都离不开一对知识广泛,理解包容的父母。

无论是牛顿、爱因斯坦,还是华罗庚和陈景润,他们小时候的智力并不突出。爱迪生还被人误认为是低能儿,上学三个月被学校开除。父母不理会老师的偏见,把他带回家用自己的方法教育,才有了后来的伟大发明家。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功和是不是“神童”关系不大,后天的努力和坚持才是问题的关键。

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1、让孩子做孩子的事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补习班、兴趣班,认为只有这样,孩子一定会赢。

结果是,年幼的孩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成绩越补越差,兴趣班越上越没兴趣。

对于婴幼儿来讲,开心快乐的游戏比学习更重要。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体验生活,鼓励孩子去寻找和探索。

2、尊重孩子的兴趣

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兴趣,报几个培训班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又有几个父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报的班儿呢。

很多父母往往把孩子变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兴趣班就成了负担班。白花钱不说,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3、不吝啬鼓励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所进步时,父母一定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但一定要注意鼓励方式。我们要鼓励孩子的努力、刻苦和坚持,而不是简简单单一句“你真棒”或“真聪明”。

父母越是善于鼓励和肯定孩子,孩子做事就越有自信、韧性。

4、做好导师,不是保姆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担心孩子吃亏、受罪,替孩子包办一切。正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剥夺了孩子体验和成长的机会。

父母替孩子做的事越多,孩子自理能力就越差,越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