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死後,他的弟弟多爾袞和兒子豪格兩人開始爭奪起了皇位,但多爾袞和豪格的實力相當,誰也贏不了誰,最後他們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扶持皇太極的另一個兒子福臨當了皇帝,而多爾袞在扶持福臨當皇帝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所以事後因功做了福臨的攝政王。

不過多爾袞是個權力慾很強的人,他當上攝政王后,就大權獨攬,讓福臨成了他的傀儡。即使福臨長大後,多爾袞都沒有交權,這讓福臨和孝莊太后,對宗室成員輔政心有忌憚,於是在福臨去世時,給兒子康熙安排輔政大臣時,沒有選擇宗室成員,而是選擇了四個忠心耿耿的外臣。

康熙的四個輔政大臣是索尼(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遏必隆(鑲黃旗)和鰲拜(鑲黃旗) ,索尼是輔臣之首,鰲拜則位居第四。

這4人中,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屬於多爾袞陣營的人,多爾袞去世後,他背叛多爾袞,幫助福臨清算多爾袞,這讓他被索尼、鰲拜,以及宗室成員和大臣鄙視,在四大輔臣中沒有地位和話語權,而遏必隆爲人庸懦,無主見,處處附和鰲拜,索尼雖是輔臣之首,但年老多病,畏事避禍,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於過問,也不想和鰲拜正面剛,所以形成了鰲拜一家獨大的局面。

鰲拜沒有做過謀逆之事,他忠於滿清和康熙,並且爲康熙的皇位穩固和江山治理,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鰲拜的貪權和張揚跋扈,以及勢力愈盛,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這讓鰲拜成了康熙的眼中釘。

鰲拜和康熙的矛盾也是一步步激化的。康熙身邊的侍衛費揚古之子倭赫,因爲對鰲拜態度傲慢,被鰲拜以倭赫等人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的罪名處死。因這件事,費揚古對鰲拜痛恨不已,但鰲拜隨後以“怨望”的罪名,將他及其子尼侃、薩哈連一併處死,家產籍沒,這讓康熙很不滿。

不久後,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3人違拗鰲拜的換地要求,惹怒了鰲拜,鰲拜要以“藐視上命”將3人處死。這3人都是朝廷重臣,他們並無大罪,只是惹怒了鰲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所以康熙因爲顧及鰲拜,只是下令將他們每人各鞭一百,沒收家產,但鰲拜毫無顧忌,將他們3人矯旨處死,然後強行換地,這讓康熙對鰲拜恨之入骨,欲將其除之而後快。

但此時的鰲拜勢力正盛,康熙還不敢和鰲拜正面硬剛,他只能選擇隱忍。隨後,鰲拜勢力越加強大後,輔臣蘇克薩哈爲了幫助康熙奪回權力,提出解除輔政之職,讓康熙親政。鰲拜不願放棄權力,所以他倒打一耙,給蘇克薩哈羅列了24條罪狀,要凌遲處死。康熙知道蘇克薩哈不該殺,也不願殺蘇克薩哈,但鰲拜“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強硬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

此事,讓鰲拜和康熙的矛盾徹底激化,康熙有了除掉鰲拜之心。康熙在索尼之子索額圖的幫助下,訓練了一批親貴子弟,他們在鰲拜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將鰲拜生擒。隨後,康熙將鰲拜交由議政王大臣等審訊,議政王大臣會議給鰲拜定了30多條罪狀,並對鰲拜處以革職、立斬。

議政王大臣給鰲拜羅列的罪名,足以將鰲拜滿門抄斬,但是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爲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最終鰲拜身上的累累傷痕,以及他對皇太極和順治兩位皇帝的功績,讓康熙感傷,最終對其對大處理,免死禁錮。隨後鰲拜的黨羽遭到了康熙的清算,鰲拜也在禁所死去。這個時候,鰲拜的影響總算被康熙清除,康熙開始親政,併成爲一代明君。

鰲拜對大清的功勳是非常大的,可以分爲3個部分。皇太極時期,鰲拜已經是一員勇猛的大將,他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等衆多戰役中,身先士卒,爲皇太極立下了赫赫戰功。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要爭奪皇位,鰲拜等人也是站出來堅決反對,這纔有了福臨當皇帝之事。

多爾袞當攝政王后,對鰲拜等反對他的人展開了打壓,但是鰲拜在滅李自成、張獻忠等戰役中,建立了赫赫功勳,鰲拜依仗着他的功勳,總能夠逃過一死。多爾袞死後,忠心耿耿,功勳赫赫的鰲拜和索尼等人,得到了順治的重用,並將他們安排爲了康熙的輔政大臣。

鰲拜對康熙也是有恩的。康熙即位時,大清面臨着嚴重的內憂問題,而鰲拜等輔臣施行的一系列政策,緩解了大清內部的矛盾,讓大清的經濟得到了恢復等,幫助康熙穩固了皇權,所以鰲拜因爲赫赫功勳和對大清的貢獻,多爾袞沒有殺他,康熙也不忍心殺他,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