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銀行股作爲A股的“定海神針”,佔總權重的比例達10%。不過今年受疫情滋擾、讓利實體1.5萬億、控制利潤增速、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規模等影響,銀行板塊表現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港股四大內資商業銀行,跌幅均超20%,部分銀行的股息率超7%。與此同時,險資卻十分熱衷港股銀行股,頻頻舉牌加大配置。

昨日滙豐控股大漲近10%,今天內資銀行股卻大跌,其中招商銀行港股跌幅最大達6%,平安銀行跌3.33%。

9月28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有大行收到通知,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監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貸款不能超過全部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這一比例或爲30%左右,但未見到發文。

或受此消息影響,今日銀行板塊走弱,其中股份制銀行跌幅最大,領跌銀行板塊。

據統計,平安銀行新增涉房貸款963.25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52.01%,與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個百分點,新增房貸居股份行前列。

有意思的是,與機構資金紛紛逃離、低配銀行不同的是,險資卻在逆勢買入。

9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中國人壽9月21日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工商銀行H股股份。交易完成後,中國人壽持有工商銀行H股股份約43.59億股,持股比例由4.9989%上升至5.0219%,構成舉牌。此次增持資金來源爲保險責任準備金。

截至9月21日,中國人壽持有工商銀行H股股票的賬面餘額爲159.67億元,佔該公司2020年二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爲0.40%。

此次加倉後,“國壽系”持有的工商銀行H股股份達到約46.94億股,持股比例由5.3846%上升至5.4077%。

其實,今年“國壽系”在二級市場上表現高調,從年初至今已經舉牌6次。就在“國壽系”舉牌的後兩天,9月23日,平安資管耗資3億港元增持滙豐,最新持股比例從7.95%增至8%,平均價爲28.2859港元。

監管控制按揭貸款規模致銀行股普跌?

“三道紅線”已經讓地產業爲之一顫,此時收緊房貸款規模佔比上限,讓本就資金緊張的部分房企雪上加霜。不過此次收緊房貸款規模佔比上限“躺槍”卻是銀行。

房貸作爲優質資產,一直受銀行偏愛,部分銀行新增貸款中甚至有近一半的貸款屬於放貸。此次監管機構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將對部分銀行造成影響。

或受監管消息影響,今日銀行股普跌,股份行和大行跌幅居前,尤其是港股大行,工商銀行H跌幅1.48%,創出近期新低;招商銀行港股大跌6%,領跌內行股。

根據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招行個人住房貸款1.2萬,佔總額24.74%。而2019年末僅爲1.1萬億,同比增長9%,與小微貸款增速持平,略高於信用卡貸款增速。

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新增2.99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4.7%。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約75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新增約2.29萬億元。 

上半年,中國銀行新增涉房貸款共3563.15億元,其中房地產業貸款1236.64億元,個人住房貸款2326.51億元,新增涉房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36.68%,爲六大國有行中新增涉房貸款佔比唯一超過30%的銀行。

相對於國有大行,股份行在房貸市場上顯然更加“激進”。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4家股份行的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超過30%。其中,浦發銀行佔比高達49.31%,平安銀行佔比更是突破50%。

據統計,平安銀行新增涉房貸款963.25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52.01%,與去年年末相比上升5.06個百分點。而這或許是平安銀行今日大跌3.33%的原因之一。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爲,控制按揭貸款規模致銀行股普跌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或許與近期銀行和螞蟻的渠道之爭,引發業內對於零售銀行業務模式的擔憂。

2019年招商銀行年報顯示,實現非利息淨收入842.97億元,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239.72億元,其中代理基金收入47.30億元,佔比20%,顯然,代理基金收入佔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較高。

銀行估值歷史“最低”,險資頻頻舉牌

受疫情影響,大量實體企業出現資金週轉困難,監管要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債券利率等手段,讓金融系統在今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此外,7月有報道稱監管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建議適當控制上半年利潤增速。一邊讓利實體企業,一邊控制利潤增速。市場對銀行的預期降至冰點,資金紛紛“逃離”銀行。

從年初至9月29日收盤,工商銀行A股跌幅12.75%、建設銀行跌幅11.14%、農業銀行跌幅9.64%、中信銀行跌幅15.02%、平安銀行跌幅9.49%。

與A股跌幅相比,內行股在港股市場更加不受待見,頻頻創出新低,跌幅爲A股市場兩倍。從年初至9月29日收盤,工商銀行H股跌幅29.79%、建設銀行跌幅21.72%、農業銀行跌幅25.95%、中信銀行跌幅34.13%。在股價不斷下跌之際,港股銀行的估值也達到歷史“最低”。

在A股市場中,銀行股雖然總股本大,但是其中絕大部分流通股掌握在匯金、財政部、社保手中,且多年保持高股息分紅,破受戰略投資者青睞,這或許也是A股股價波動較小的原因之一。

與A股不同的是,工商銀行的AH折價率達20%,一方面港股銀行股的流通市值小,且港股市場的流動性遠不如A股市場;另一方面港股市場的銀行股定價權,落在了外資手中。外資擔憂內資行的不良率在疫情影響下會爆發,且監管指導銀行的淨利潤增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資對其的估值體系。

不過與外資“逃離”港股銀行股不同的是,國內險資在不斷增持港股銀行股。相對於A股銀行股,顯然港股的股息率更加誘人,按照目前的股價,工商銀行H股的股息率達7.37%。而險資的投資收益率假設僅爲5%,也就說險資只要通過股息就能達成投資收益率假設。

在險資年內的19次舉牌中,11次舉牌對象爲港股公司。從行業分類來看,有5次舉牌標的屬於金融業,4次爲地產業。而金融地產相對於其它板塊,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等優勢,完美匹配險資的權益資產需求。

作爲壽險老大哥,中國人壽尤其偏愛港股銀行股,今年以來,其多次舉牌港股銀行股。

6月1日,中國人壽公告增持並舉牌農業銀行H股,截至5月26日,國壽集團合併持有農業銀行H股30.75億股,約佔農行H股股本的10.002%。中國人壽系首次舉牌農行H股發生在2月19日。

除國壽系接連舉牌農行H股、工行H股外,今年太平人壽也曾舉牌農行H股。3月25日,太平人壽發佈公告稱,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中國農業銀行的股份。截至3月23日,太平保險集團整體通過太平人壽合計持有農業銀行H股15.45億股,約佔該上市公司H股股本的5.03%。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二季報數據,保險資金二季末持有的銀行股持倉市值超3000億元,佔二季度末保險持倉市值比例超過55 %。

在外資、基金紛紛減配、低配內資銀行股之際,險資逆勢舉牌,再加之估值偏低,此時的銀行股或許是一個“人棄我取”的好上車時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