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很多朋友在看《花木兰》的时候,对与史实和文化相悖的细节感到极端不能忍,但我想说,看这部影片也正是之于我们"文化自信"的试金石,一个传说,是可以任由好莱坞发挥,还是敏感到不能有任何戏说?这是一个问题,自信不惧任何解读,不自信就会对此顾虑重重、忧心忡忡。

毕竟,《花木兰》在看多了古装戏的国人眼中,确实有些另类,但它是在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解构这个故事,而不是刻意在抹黑我们,并且尽可能的呈现出中华大地之美,中华文化之神奇。如果我们由不得别人说,一说就生气,那不用多多久,也没什么人愿意说到你了,是这个道理吧。最后,不建议大家看满天飞的D版,请走进影院,放平心态,放下成见,安安静静欣赏这样一部在及格线之上的迪士尼公主电影,从中探寻好莱坞电影工业与我们电影手工从业者在创作理念、方法上的不同。

如果你看过一些西方拍的中国题材电影,特别是洋人饰演中国人的电影,再看迪士尼版的《花木兰》,接受度会大大提高,那些电影更奇葩。国人不满意是因为这部影片和我们惯常看到的华人拍的华人电影差异太大,无论是辣眼睛的造型,还是有的场景,以及半中半洋的剧情,都有些接受不了,似乎要拍中国题材,一定的有出处有落脚,太放飞了好像感觉被侮辱。

但对于创作团队来说,他们并不是专拍给内地看的,也不太了解我们的自尊与敏感,而《花木兰》对于观众而言,他们却能从其中收获到满满的期待与新鲜,特别是几位华人演员出镜(虽然也没有内地演员,但至少是黄面孔),以及内地土楼、丹霞地貌、大漠、草原的实拍,已经嗨到不行了,这部影片可以作为一个中西文化差异化理解的例子来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种,但作为一部娱乐产品,没必要义愤填膺、上纲上线。

内地公映日期迟于迪士尼+上线,盗版横飞,差评漫天,从宣传推广的角度而言,迪士尼中国的团队难辞其咎,看不到他们的任何作为,建议集体辞职吧,从物料到舆论引导,几乎都是照着自黑自弃的方向狂奔的,这部影片真的需要更多的观影引导,特别是面对文化并不太够自信的许多内地观众而言,这样简单粗暴的宣发,则显得有点过于自信了。

我是在万达自有高端品牌PRIME影厅看的这部影片,视听层面很震撼,票价较IMAX平民很多,但效果并没有输IMAX很多,全场的沙发座椅也相当舒服,影视当下最具性价比的影厅之选。同时,好的影厅,也为《花木兰》这部影片加分不少,但你若没走进影厅,无疑就损失了这部分的享受,战台烽向来以为,电影为影厅而生,就应该在影厅去看,你用电脑用手机看电视剧尚可,看电影是在暴殄天物,特别是对于视听效果大制作来说。所以,看《花木兰》,个人心态与观影环境,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