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孔鉉佑大使談中日關係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微信公號9月29日發佈關於孔鉉佑大使談中日關係的文章。

一段時間以來,涉華問題頻繁見諸報端和電視評論節目,足見日本各界對中國的關注。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目前日本國內一些涉華問題的討論出現政治化、情緒化的傾向,干擾了社會大衆的對華認知,惡化了中日關係正常發展的氛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和一些國家政局振動週期相疊加,客觀上放大了各種敏感問題的負面效應,中日關係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影響。中日關係對雙方而言都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這是由兩國地理相鄰、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事實決定的,任由當前輿論風潮發酵顯然不利於兩國關係和雙方各自利益。我願向大家介紹看待當前涉華問題的幾個角度,詳細說明時下熱點問題的經緯,以便大家更全面、立體地把握中國和中日關係,共同思考新時代中日關係的應有之義。

——如何看待中日關係?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交往歷史源遠流長。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雖歷經風雨,但總體朝着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不斷發展,爲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爲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近年中日關係的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安全關係沒有與兩國關係改善發展同步,安全領域的疑慮導致雙方政治互信缺失,成爲制約兩國關係發展的突出短板。

儘管如此,我對中日關係的發展前景仍有信心。首先,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不因任何人喜歡或討厭對方國家而改變,這一點在兩國社會已形成廣泛共識。最新民調顯示,兩國各有七成左右的民衆認爲中日關係重要。其次,中日交流合作的規模處於史上最大量級,具備進一步提質升級的良好基礎。截至去年兩國人員往來比邦交正常化之初增長1000多倍,雙邊貿易額增長300多倍。今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兩國貿易額已於6月止跌企穩,7月起日本對華出口恢復正增長。第三,面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以新冠疫情爲代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的新形勢,兩國共同維護外部經濟環境、攜手應對國際地區課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上升。

兩國領導人已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雙方既應該加強對兩國關係內在價值的新發現、新思考,同時也應以國際和地區視野看待兩國關係,增強對其戰略意義的認識,不斷充實新時代中日關係的內涵。當務之急是要構建兩國建設性安全關係,把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中“互爲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切實轉化爲具體政策,進一步加強防務領域交流對話,加強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雙邊合作,不斷增進雙方互信。同時雙方應着眼後疫情時代,繼續拓寬雙邊務實合作渠道,引領亞洲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爲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作出應有貢獻。

——中方對日本新一屆政府有何期待?

中國和日本互爲重要近鄰,同爲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本地區重要國家,中方一貫高度重視發展對日關係。當前形勢下,雙方保持良性互動,持續深化合作,不僅符合雙方利益,也有利於爲本地區和世界增添更多的穩定因素和正能量。9月25日晚,習近平主席與菅義偉首相通電話,這是菅義偉首相剛剛就任10天后兩國領導人首次通話,這次通話充分體現了雙方對中日關係的重視。兩國領導人在通話中一致確認要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深化互利合作、擴大人文交流、推動中日關係繼續向前發展。我們期待日本新政府同中方一道,將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轉化爲具體政策和行動,攜手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讓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兩國人民。

——釣魚島問題的癥結和出路何在?

中日雙方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各有主張,立場不同。1972年中日雙方進行邦交正常化談判時,釣魚島問題一度成爲兩國復交障礙。當時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就“把釣魚島問題放一放,留待以後解決”達成重要諒解和共識,這爲中日關係重建、發展以及釣魚島問題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穩定創造了條件。

中方基於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圍繞釣魚島問題達成的“擱置爭議”共識,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釣魚島維權保持了剋制態度。然而,2012年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打破了釣魚島的“現狀”,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應,包括派遣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巡航執法。日方指稱中方此舉是“以實力改變現狀”,但事實上首先打破現狀的不是中方,而且日本公務船早已在釣魚島海域活動多年。

目前日本社會輿論的焦點是釣魚島海域的公務船巡航問題。雙方對待該問題最大的區別是,中方出於妥善管控釣魚島問題、維護兩國關係大局考慮,並未對日本公務船在該海域活動進行炒作。任何一國政府都會全力維護本國涉及領土主權問題的原則立場,但刻意無視雙方立場存在分歧的事實顯然不具建設性。處理釣魚島問題的關鍵依然在於正視雙方立場不同的客觀事實,堅持按照2014年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精神,妥善管控該海域局勢,通過對話協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重要的是,要防止該問題綁架兩國民意,不使之影響兩國關係大局。

——如何讓中日關係擺脫涉海問題的干擾?

中日兩國在東海圍繞海域劃界和資源開發存在矛盾分歧,這些分歧無須諱言,但應看到這只是兩國關係的局部問題,同時也是兩國海洋事務溝通合作中的局部問題。中日雙方除通過外交渠道就涉海問題保持接觸外,還在安全對話、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等機制框架下保持着有效溝通。近年雙方啓動了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簽署了海上搜救協定,東海局勢保持穩定,未出現突出緊張情況。雙方應維護好這一總體平穩的氛圍及已經取得的合作成果,多開展正面互動,循序漸進落實兩國領導人關於使東海成爲和平、合作、友好之海的重要共識。我也希望日本社會各界能夠正確看待這一問題,爲兩國政府圍繞落實2008年東海問題原則共識的對話溝通創造更爲有利的氛圍。

一段時間以來南海問題不時受到日本國內輿論關注,事實上南海局勢一直保持向好發展。這個問題不是中日之間的問題。我們知道日本70%以上的海上運輸途經南海,注意到日方對南海航行安全和自由的關切。我想強調的是,即使在南海局勢緊張的那段時間裏,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中方一直主張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近年中方與有關當事方簽署或發表了多個聯合聲明、備忘錄等文件,就解決有關爭議保持着順暢的溝通,由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參與的“南海行爲準則”(COC)磋商也在紮實推進,希望日方尊重並支持地區國家的努力。需要強調的是,近年個別國家不遠萬里打着“航行自由行動”的旗號前往南海顯示軍事存在,實則故意使南海局勢複雜化、爭議擴大化。任由其挑釁滋事甚至推波助瀾只會使南海局勢更加緊張,南海的航行自由才真正受到威脅。希望日方明辨其中的是非利害,真正從南海的和平安寧出發看待這些動向,併爲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後疫情時代中日務實合作應怎樣開展?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中日雙方一些既定的雙邊交往安排,兩國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也受到較大影響,業已深度結合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受到衝擊,但我認爲眼下的困難只是暫時的,由市場驅動形成的兩國互利合作格局沒有出現變化,兩國經濟依然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舉全國之力防控疫情取得顯著成果,大力推進復工復產使經濟社會活動較快恢復正常,第二季度GDP恢復正增長,逐月復甦的態勢不斷穩固。這一成果也惠及經濟與中國緊密聯繫的日本,據日方統計,日本對華出口於7月恢復正增長,8月同比增長5.1%。我相信今後中國經濟將繼續爲日本經濟提供增長動力和巨大的市場空間。

雙方應繼續分享抗疫信息和經驗,加強聯防聯控,繼續支持以世衛組織爲核心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與此同時,循序漸進恢復雙邊人員往來,着眼後疫情時期經濟形勢和數字經濟崛起的時代背景,推動中日經貿合作提質升級。兩國領導人已就加強財政金融、醫療康養、養老照護、節能環保、旅遊觀光等廣泛領域互利合作達成共識,雙方近年還就科技創新、第三方市場、地方發展合作等建立新的合作機制和平臺。希望雙方落實好領導人共識,充分用好各種合作機制,爲雙方互利共贏創造更多新增長點。

令人擔憂的是,中日經貿合作也面臨一些新的干擾因素。一些國家爲了打斷中國發展進程,蓄意製造意識形態對立,捏造所謂“中國威脅”,將涉及技術、經濟的議題泛安全化,推動同中國“脫鉤”,還明裏暗裏脅迫他國選邊站隊。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強行拆分世界市場,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註定一損俱損,給本就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的世界經濟再次造成嚴重衝擊。希望日本從本國利益和維護國際秩序出發,正確處理有關經貿問題,尊重市場規律,慎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主體,爲中國企業在日正常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來源:中國駐日本大使館

責任編輯:劉光博 SN2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