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績效考覈過低,某地一家醫院的兒科醫護人員聯名向院領導提出轉崗。面對輿論場中的質疑聲浪,院方發佈聲明,表示已調整了相關績效發放標準,將兒科醫護人員的績效“傾斜”到平均水平。

以“聯名”才實現“傾斜”,靠“傾斜”才達到“平均”,坎坷的“維權”過程,折射出的恰恰是當前不少兒科醫生的現實困境。長期以來,在活多錢少、執業環境不佳等因素下,兒科醫生人才頗爲緊缺。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每萬名兒童僅對應4名兒科醫生。同時,兒科醫生還出現大批流失,其中半數以上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力量。隨着“二孩時代”全面到來,兒醫資源更加捉襟見肘。每到流感高發季節,兒科診室人滿爲患、一號難求竟成常態。可以說,破解兒科醫生荒已經成爲一項緊要的社會課題。

兒科醫生荒爲何產生?一方面,兒科科室工作強度大,每天接診百餘人的工作量堪稱全院前列;另一方面,兒科在業內常被稱爲“啞科”,孩子陳述不清、家長七嘴八舌,大大增加了診療難度。而孩子看病難免哭鬧,有些家長卻總怪到醫護人員頭上,更有甚者一言不合便惡語相向、大打出手,也導致兒科成爲醫療糾紛的“高發地”。工作又難又累,待遇還處於“末流”,醫學生裏流傳的“千萬別幹小兒科” 的“忠告”背後,何嘗不是從業者的深深無奈。

兒科醫生荒只是表象,深層看還是行業改革的推進問題。隨着醫改進程,在“以技養醫”而非“以藥養醫”的大邏輯下,如何以更專業、更細化的標準衡量醫生的工作量,切實體現出他們的勞動價值,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醫院內部在薪酬待遇的設立上,對兒科、傳染科、病理科等地位重要但待遇較差的“邊緣”科室,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傾斜。當然,相關部門、高校更要在專業培養、人才供給上多下功夫,不能總是等畢業生進了醫院再“緊急”培訓、調崗轉崗。

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胡亞美院士曾言,“凌晨看到孩子甦醒過來,睜開眼叫我一聲‘阿姨’或‘奶奶’時,我就會覺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我。”醫者仁心,兒科醫生守護着孩子們的健康,也守護着未來的希望。全社會對兒科醫生工作的特殊性多些理解,讓他們獲得更多職業尊崇感,也會讓每一個孩子的童年更加健康。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鄭宇飛

編輯:張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