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加盟商吴学最近新代理了一个义乌乡镇的极兔速递网点。

由于吴学在金华经营有天天快递业务,为了节约成本,他决定将极兔与天天快递合并在同一个店铺内共同经营。“也就是一个网点,挂两块快递公司的牌子。场地、车辆、人员都是现成的。”吴学告诉记者,自己当初与极兔上一级代理商签约时几乎没怎么犹豫。“因为目前极兔的单子只要派件就能获利,每单派送费比天天快递高出0.3元,另外,前3个月极兔还会给4000元/月的补贴。”

与吴学一样,被高派送费和补贴吸引,在承包了其他快递业务的同时又代理极兔的加盟商还有很多。资深如他们,新来的“挑战者”不出意外地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竞争,只是,“战况”之惨烈超乎预料。

1.动物生猛

一只“兔子”引发的价格战

2015年,曾任OPPO印尼公司CEO的李杰创立了一家名为J&TExpress的快递公司。而凭借着与OPPO印尼公司之间的深度合作,J&TExpress迅速在东南亚多国取得超5500万元每月的包裹收派量,并收获“东南亚第一大电商快递公司”的名号。今年3月,J&TExpress“借壳”龙邦速运,拿下全国范围快递经营许可证正式进军中国,取名为极兔速递。

归功于前期大量OPPO、VIVO、小天才等步步高系的代理商的加盟,电商平台合作进程中带来规模化业务流的拼多多以及自身花费百亿的“硬件投入+高配送费+补贴”组合拳,进入中国市场后的极兔速递,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仅用短短几个月便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快递市场迅速铺开。

根据一份公开宣传手册显示,除受疫情影响暂未开放的新疆,目前极兔在全国省市的覆盖率已达到100%,在区县和乡镇覆盖率分别为98%和90%。在业务量方面,极兔已经实现高峰期日单量800万,虽与“四通一达”常态化的千万日单量仍有较大差距,但在“四通一达+顺丰”占据全国快递市场80%份额的当下,这已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至于被其他快递“封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把快递的价格“打了下来”。

据了解,为了吸引客源,抢占市场,极兔的收件价格往往要低于当地的“通达系”。今年7月,在有着快递“价格洼地”之称的义乌,极兔的收件价格一般可以低到1.3元/票,而同期,义乌的通达系快递却普遍涨价了0.5—1元。

迅速组网+疯狂烧钱的极兔,自然引来了“传统巨头”们的围堵。早在7月,就有一家“通达系”快递总部下发通知,在要求下属各网点禁止代理极兔速递业务的同时鼓励网络举报,一经核实将给予1000元/次的奖励。

不过,由于许多加盟商与快递总部只是合作关系,总部无法做到严管加盟商,因此在高配送费和补贴的吸引下,依然有不少其他快递的加盟商做起了极兔的“兼职”。在他们看来,其他快递对极兔的围剿并不会触及自己的根本利益。

“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公司(天天快递)管得严,我就把店铺一分为二,同时经营。”吴学说。

2.四战之地

价格战延宕多年 从未止息

极兔入场,带着风雨,作为搅局者,也作为后浪。纵观国内快递行业,从三通一达的崛起,到菜鸟网络的野心;从百世的异军突起,到顺丰再次杀入电商件,行业内从未缺乏“搅局者”。

义乌尤其直观。“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义乌之于快递行业,可谓四战之地。而这里无疑是最适合打快递价格战的城市:小商品销售,成本利率非常低,经营者想要盈利,薄利多销是永恒的口诀。因此当小商品经营者与快递企业打交道时,价格往往是他们作出选择的第一要素,至于时效性等其他内容,往往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小商品“量大体积小”的特点,和价格战“增量、占份额”的经营目标完美契合,“得义乌市场者得天下”自然而然成了快递企业们的共识。

各快递企业在“义乌战场”不仅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很多更是总部直接介入管理。据了解,随着义乌快递业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通达系”等头部企业在义乌的加盟商陆续被总部回购。目前,除了义乌申通仍然以加盟商形式存在,其他“四通一达”成员在义乌都以“品牌直营店”经营。

按照时间线,义乌快递业最早的价格战由百世汇通于2013年发起。那一年,以“均价销售”的旗号开始,以挤走不少小规模快递品牌告终,百世汇通成为了“四通一达”的一员,也打开了价格战这一潘多拉魔盒。为了保护自己在义乌的市场份额,圆通、申通等企业同样参与其中,从此,当地快递的价格默契被打破了,均价底线也被一再放低。

每一次当市场判断行将结束时,都会有新的契机让新一轮缠斗再次打响,价格战的硝烟从未止息,愈演愈烈。

2018年以来,电商格局的变化先后三次成为义乌快递业大规模降价的导火索。2018年,拼多多凭借价格战强势崛起,6.9元包邮的价格底线一经推出便引发消费者疯狂。同样,义乌快递业也从那时看到了进一步抢占市场的机会。当快递费成了拼多多调控成本的本钱,一出“周瑜打黄盖”的戏码也就此上演。

接下来一年,当拼多多为这片“红海”所带来的风浪还没有完全平静之时,全民带货直播强势进场,给义乌快递业扔下了又一颗“重磅炸弹”。2019年,义乌快递的平均单价最低时直降至1.2元。过度降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再也无法被忽视,当年7月,包括“四通一达”在内的大小快递企业负责人先后来到义乌谈判,才达成共识暂停价格战。第三次大规模降价即今年3月,在全民带货直播持续升温、疫情爆发促使线上销售迎来第二春的双重加持下,一场由“0.8元发全国”引发的大规模价格战,在半年的时间里将义乌快递均价拉至新低。

数据显示,2013年6月,义乌快递的每单均价还是6元。但此后,义乌快递价格开始以平均每年0.6-0.8元的速度稳步下降。根据金华市邮政局的统计,今年三月,义乌快递均价(累计)直降0.25元。此后几个月,尽管跌幅慢慢收窄,义乌快递均价仍然呈下滑趋势并步入“两元时代”,直到7月后才实现止跌。

3.快递春秋价格战背后

渐高的行业壁垒

价格战在快递江湖风行多年,经久不衰,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在同质化严重、追求规模化的快递行业,它是增加自身业务量、抢占市场份额最速成有效的策略。

“价格战早期,快递单价仍然高于成本,网点依旧有钱可赚;而随着单价持续突破新低,甚至降到成本价之下,企业仍能靠资本支撑‘输血’网点,从而避免亏损,继续瓜分义乌市场这块‘大蛋糕’。”一位业内人士说。在过去几次义乌快递价格战中,几大快递企业正是将“要业务量,不要利润”发挥到极致,从而加剧了价格战的惨烈程度。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16年之前行业CR8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下降,那段时间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维持在50%以上,给予了中小快递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17年开始,由于行业增速下移至25%-30%一线,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陡然增大,大量中小快递倒闭,CR8转而上升。此时行业的价格竞争转变为几大老牌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

针对国内快递业的竞争格局,有财经人士提出了“春秋战国二阶段论”。所谓春秋时期,就是行业增速比较高,高于龙头产能增长瓶颈。这个时候,龙头企业没办法完全消化,就给了其他企业增长的机会。然而,一旦行业增速下降,龙头的产能储备也更充足,这个时候一旦有企业落后,追赶的难度就会很大。这个时候就会进入战国时代,企业的分化会拉大并且持续,龙头公司能够趁战国时期把前期积累的竞争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建立长期壁垒,在壁垒确立后,这个行业才能够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

有鉴于此,2020年以来,极兔快递和众邮快递作为快递新势力入局受到关注,但行业普遍认为,通达系凭借成本优势构筑高护城河,且常年发展已积攒下的大量资源,新人并非可以短期超越。

尽管如此,“快递新人”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忽视,极兔速递在数月内完成除新疆地区外全国(境内)网络覆盖,且拿下拼多多等电商的大单,众邮快递也是背靠京东在华东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全面起网。

目前的情况是,几家上市企业已经与其他二线快递拉开了足够的差距,而二线快递则在市场出清的边缘。由于头部企业内部并没有拉开足够大的差距,大家的名次和市场份额还没有完全排定。杨达卿表示,未来快递市场头部企业或存在“保龄球效应”,各自独立而均势竞争,存在隐形的消耗战,彼此利润率都不高,如遇到新势力或强力碰撞也可能失守洗牌。

价格战余波

“快递黄牛”和“虹吸效应”

各快递企业隔三差五打价格战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除了因为单件收入下降、利润空间被积压,陷入“增量不增收”困境这一短期影响,和企业加大输血力度,或降低地区派送费来平衡成本,进而导致快递网络稳定性受到损伤这一长期影响外,还有“快递黄牛”和“虹吸效应”两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以义乌为例,快递业价格战的持续进行,致使义乌逐渐滋养了一大批“快递黄牛”。义乌的“快递黄牛”多以区块承包商的身份出面,用从快递方拿到的较优惠的单价(通常比快递网点低0.1-0.3元)抢夺客户(今年3月“8毛一单,发全国”便是出自黄牛之口),再将收来的件统一卖给网点。简单的“过水”,刨去成本后,每一件快递能够为黄牛带来0.05-0.1元利润。尽管单件利益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但黄牛们只需将“薄利多销”的策略贯彻到底,就可以获得巨大收益。根据同路帮的统计,目前义乌电商市场每日50%的件量都来自于本市黄牛,并且基本是1万单以上的大客户。“有些‘大牛’可以垄断一个甚至多个电商园区。”一位快递网点运营者说。

对于同样“薄利多销”的小商品经营者而言,选择黄牛可以实现“共同致富”,这也是当前快递网点难以撼动黄牛的主要原因。甚至有许多网点出于利益考虑,让业务员加入到黄牛的队伍中,与传统业务员共同进行销售。

“快递黄牛”的不断壮大,是从业者对快递价格战“薄利多销”的新解读。而“虹吸效应”,则是外围的“快递黄牛”被义乌这个快递“价格洼地”所吸引,他们把近在金华周边、远在深圳的电商货汇集到义乌入仓、做仓,再由义乌发出,从而享受义乌的低快递成本。很多人在网购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浏览产品时显示店铺的地址是杭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购买后物品的实际发货地却是义乌。除店铺在义乌建有仓库外,这种情况便是“虹吸效应”所造成的。

关于“快递黄牛”和“虹吸效应”的合法性,一位从业多年的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快递黄牛”打了法律的擦边球,“他

们大多都是快递从业人员,拥有在义乌或金华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执照,而那些网点‘黄牛’的加盟协议更是明确规定了经营范围。”他说,而利用“虹吸效应”得利的“外围黄牛”们,虽然“将货拉到义乌发”这一行为显然超出了自身的经营范围,但碍于执法取证难度高,有关部门很难对其进行处罚。“面对执法,不管是将货运到义乌后再贴快递面单,还是已经贴上了其他城市的面单,但依旧运至义乌进行发货,‘外围黄牛’只要宣称他们是电商老板而不是快递从员人员,就往往能够全身而退,挣取那一份差价。”

记者手记

从用户的角度说说

面对渗透生活更深的快递行业,消费者很难以隔岸观火的心态当吃瓜群众、置身事外。

很多强竞争性行业在演化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遵循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对于比较传统的、技术迭代较为缓慢的竞争性行业则更为明显。

快递行业在不发生重大运输模式和经验模式变革的情况下,其演化路径大概率也会符合马太效应。甚至,无需参考国外已有快递企业的发展历程,直接从快递行业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现状就可以推导得出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快递行业大概率走向寡头垄断的格局。

价格战所指向的“以价换量”,其作为一种商业竞争策略,并非新鲜事。近年来,烧钱模式充斥着各个行业,从1元钱上门美甲的O2O美甲领域,到疯狂补贴的网约车领域、外卖领域,再到前段时间被关注的快递柜……价格战几乎成为市场竞争的起手定式,烧钱的占便宜,低价的得天下,黎明前最黑暗。

相比企业关心烧钱能否撑过黎明,“被巨浪吞没”or“把海洋煮沸”,消费者更在意天亮后“屠龙者会不会变成恶龙”。如网约车大战,滴滴一鼓作气,迫使一些小公司黯然谢幕,把另一些公司变成了怀念“星辰大海”的合作伙伴,然后越来越贵的网约车很难不被质疑那“让出行更美好”的初心。及至快递柜的超时收费、外卖平台庄家通吃——在依赖低价产品的竞争力立身后的傲慢与懈怠,总是让企业和用户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

每个企业都要面临“后烧钱时代”的大考,过于强调野蛮生长而忽视内生增长,就会损害品牌的根基。期待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改善管理、优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或服务,如果一味打价格战,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虽可以在短时间内占据市场份额,但是不合理地排挤了市场竞争,而且最终会以牺牲品质为代价,从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摆脱以价换量,才能不错失品牌再造和服务升级的窗口期。

监制/丁前程、郑莉

编辑/张亚菁、章燕飞

文/葛铭锐、陈金德、郑宗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