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金秋时节,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党店镇格大张村,一辆辆四轮车在田间地头穿梭,金黄色的玉米棒被集中堆放到一起,阳光下泛着金光。一位开着东方红拖拉机的年轻人轻轻从驾驶室下来,他就是右腿肢体截肢的28岁小伙杨群,他身后一望无垠的玉米地就是他的扎根农村,挥洒青春与汗水的主战场,而刚刚收获的100亩玉米大田,只是他流转的近300亩土地的一部分。

“如何土里刨金,是我车祸后失去右腿后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儿。”其实,杨群原本是个健康的小伙子,19岁那年一场车祸中他痛失右小腿,在床上躺了2年,家中早已一贫如洗。这个时候是各级残联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一副假肢需要1万多元钱,即使爱惜着使用最多只能用3年,当时的我无法支付这笔费用。正是残联为我送来第一副假肢,使得我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开农业机械,犁地、种地、收割庄稼,甚至背起一袋袋庄稼也不在话下。”提起现在的生活,杨群非常知足,他表示,要不是残疾人的“娘家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当时很难度过那道坎儿。

驻马店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在下乡走访残疾人过程中了解到杨群的事迹后,面对面勉励他,要鼓起勇气,认准的事情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杨群握着张理事长的手表示:“失去一只腿你们又给我送来一只‘腿’,虽然是假肢,可是对于我们肢残的人来说无异于救命药品。”当时杨群装上假肢走了走,感觉非常舒服,发自内心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完。

“我是个要强的人,车祸后曾经意志消沉过一段时间,不过我干啥事都很较真,追求完美,我曾经在上蔡县城开过童装店,还到甘肃买卖蔬菜,可是因为没有经商经验,一次次均以失败而告终。说实话,看着父母花白的头发,我撞墙想死的心都有,可是我想着不能被命运打倒,尤其是我的身后还有那么多残疾兄弟姐妹在看着我,我不能倒下,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杨群表示,他生病期间就在考虑自己究竟要在那个方面发展,最后在研究党的农村好政策后,决定流转土地,做种植大户,从做一名新型农民出发,创造属于残疾人的一片新天地。

“我开始流转了几十亩土地,农忙时节,别的村民早已经收获过后在树下打牌喝茶,我还要在庄稼地里干近一个月时间,说实话那是真累,可是我有手有‘脚’,开车收割庄稼得心应手,关键是我有一颗灵活的大脑,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2018年,他已经流转土地近300亩,今年秋季就种植200多亩玉米,收获季节他聘请了当地10多名村民为他装玉米棒,每人一天能够拿到100元报酬,他还从外地请来收割玉米的师傅,为他们开工钱,同时还当经纪人为他们揽活儿。

“土地是从左邻右舍老乡手中流转来的,农忙季节让他们来这里帮工,又可以拿到一笔报酬,远远超出他们自己种地的收益,同时还可以帮助这些家庭解放年轻劳力外出打工赚钱。这种模式附近村民都很欢迎。”杨群告诉记者,他目前还种植了几十亩果园,有苹果、梨树、桃树、车厘子,“下一步我打算再这里开家农家乐,养些鸡鸭鹅,让城里人春天来这里赏花,夏秋来这里吃水果亲近自然亲近土地感受收获的快乐,甚至我还想着留出一块土地让城里人认耕,我们负责养护,我告诉您,目前一年我搞种植纯收入30多万元,绝不比绝大多数城里人收入少!”

记者看到,杨群家住的是一栋三层500多平方的楼房,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玫瑰月季葡萄应有尽有。

“我喜欢农村空气好,天地广阔,我9岁的女儿是我心头的宝,我不仅仅自己通过种植富裕起来,还想着吸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来我这里干活,为政府分忧。”杨群走起来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名残疾人,他说多亏残联的亲人不顾劳苦,来到家中为他量身定制假肢。

据驻马店市残联辅具中心负责人贺艳玲介绍,从2012年开始,市残联开展为残疾人配假肢的工作,目前一年可以为300余名残疾人配置假肢,尤其是驻马店作为假肢无障碍市,得到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做到面对残疾人全覆盖,为每一个有需要的残疾人送去量身定制的假肢,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方便,同时也使得许许多多像杨群一样的残疾人在佩戴假肢后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不仅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还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做出残疾群体的一份特殊贡献。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