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父母们平常也是对女儿百般宠爱,但有时候过度的宠溺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反而可能使小棉袄变成刁蛮小公主。

赵女士跟老公只育有一个4岁的女儿,加上平时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难得回家一趟,所以夫妻二人对女儿一直都是疼爱有加。这次赵女士的丈夫休长假回家,准备好好地陪陪女儿,于是便带着一家人到商场游玩。

到了商场之后,女儿因为很想喝饮料,便想着让妈妈去买,但赵女士认为饮料都是人工添加剂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好,于是便不想给女儿买,但是也先答应了女儿想说等女儿逛完商场就忘记了。

但没想到,女儿因为从小就被疼爱惯了,看到妈妈并没有立马给自己买饮料就生气地朝着赵女士的小腿上踢了一脚。因为小孩子踢的也没什么力气,赵女士当下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女儿看妈妈没有反应立刻又朝赵女士的小腿踢了3下。

这下,孩子的爸爸在一旁看到女儿的行为,觉得这样不行,太惯着孩子了。于是就把女儿拉到一边狠狠的踢了女儿的小腿三下,女儿自然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又疼又怕当下就大哭了出来。

但赵女士的丈夫显然不会这么容易妥协,等女儿停止了哭声之后,还借机教育女儿,这样的行为不仅不礼貌而且妈妈也会疼,在爸爸的循循善诱下女儿这才和妈妈道了歉。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们在照顾孩子时不免有些宠爱过度,对孩子的有求必应反而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一些父母还认为是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就好了,殊不知,过度的宠爱其实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1、不懂感恩

家长们对孩子过度的宠溺,时间久了反而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工作辛苦。

同时,想要的东西来的过于容易,会让孩子觉得不用付出劳动就能有收获,对于生活艰辛的人缺乏同理心,不会为别人着想,不懂感恩,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融入社会。

2、不懂尊重别人

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宠溺,容易美化孩子的行为而忽略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打人,抢小朋友的玩具,公众场合吵闹等;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常常会觉得孩子还小,这些习惯长大了自然就会改了。殊不知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养成的,不是长大后改变的。

3、孩子变得更自私

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最常见的就是体现在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甚至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觉得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这样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别人满足他的要求是理所应当,想要的东西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从而渐渐变得自私自利。

其实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长大了之后也很难自然改正。作为父母,还是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多注意,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应及时制止,并且给孩子立好规矩,教导孩子如何改正,把一些不良的行为扼杀在小时候。

1、把握时机

大量心理学研究显示:3-6岁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有85-90%的行为习惯、性格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所以家长们在孩子这个阶段应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制止改正。

2、跟孩子沟通简单易懂

家长们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应多些耐心,并且做到尽量简单,让孩子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意思。从孩子的独立能力,礼貌待人,学会感恩等方面教育孩子,尽量简单化,如“饭钱便后要洗手”“有意见要表达,哭不能解决问题”等。

3、家长们统一立场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全家人一定要统一立场,坚持原则,不然如果爸爸妈妈虽然管教严格,但是爷爷奶奶又十分溺爱,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事先可以开个家庭会议,全家统一意见,才能教育好孩子。

4、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时候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模仿父母的。因此父母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过程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自然也会跟着父母往好的方向学。

5、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在帮助孩子培养改正习惯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些奖惩制度。比如孩子如果表现好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奖励什么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可以是看半小时动画片,一个玩具等。相应的孩子如果表现不好也有适当的惩罚。

另外,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也让孩子知道自己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还可以弥补。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