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之内,第三次和阿森纳交锋,利物浦终于取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前两战常规时间一负一平),3比1,干净利落战胜了对手。

如果说利物浦上赛季末期那场联赛失利是因为冠军早早到手而麻痹大意,如果说赛季前的社区盾杯点球丢冠是因为利物浦真的只是将其当作热身赛来演练阵容,那么,当利物浦全队真的认真起来,这支球队将一如既往地不可阻挡。

该怎么形容这场比赛呢?两个多月以前阿森纳凭借利物浦两个漫不经心的失误侥幸以2比1战胜后者,赛后,主教练阿尔特塔很清醒地这样评价:“我们和利物浦这样顶级球队的差距非常明显,我们不可能在两个月之内弥补它,还需要继续增强阵容。”

阿尔特塔表现了足够的谦逊和诚实,然而,社区盾杯,阿森纳却又一次摆了利物浦一道,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那一场比赛利物浦的状态如何,阿森纳在极短时间内,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支球队的长足进步。不得不承认,阿尔特塔执教,还是很有些东西的。

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比赛开始前,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越踢越好的阿森纳,有可能再一次战胜利物浦,再度给世人带来一份惊喜。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事实却有点儿骨感,枪迷们满心期待的,对利物浦的三连杀,并没有发生,利物浦再度踢出了完美印证阿尔特塔论断的一场比赛。

虽然不可否认阿森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变强,但不得不说,也许此前的比赛,利物浦真的没有太较真,单就这场比赛而言,我们所能看到的仍旧是双方实力差距巨大,这是一种比阿森纳变强还肉眼可见的差距巨大。

赛后的数据统计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射门数(21vs4),还是控球率(66%vs34%),但凡场上能够统计到的所有正向数据指标,利物浦几乎都对阿森纳实现了全方位的碾压。

对于利物浦的取胜之道,我很想在战术方面给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独到见解,为利物浦肉眼可见的伟大,好好歌功颂德一番。

然而我仔细搜肠刮肚了半天,发现利物浦无非是前场搞个紧逼压迫;左边后卫和右边后卫玩个大范围转移;再不济中后卫直接大脚吊向对方防区身后,马内和萨拉赫,甚至有时还要拉上罗伯逊玩一波个人抑或集团化的冲锋……这些都是上赛季玩烂了的套路,即某些人所说的利物浦已经被人家摸透了的套路。

可以说,除了纳比·凯塔,我仿佛又看见他如同刚来到利物浦那阵儿,攻防两端都开了光,既能频繁冲向禁区,和队友组织一波又一波的压迫式进攻;也能及时回到中圈附近保持利物浦整个防守阵型的平衡稳定,并在防守时表现得更加积极更愿意跟紧对手。

除此之外,我真没觉得利物浦的战术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确实都是玩烂了的套路。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克洛普早年执教多特蒙德时期,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桥段:

当时有人跟克洛普如是说:“哈,哈,哈,我已经研究明白你的战术了!”

克洛普笑着回答到:“那又能怎么样呢?你能应对得了‘快’么?“

其实,克洛普还有一点没有讲,你能应对得了我所率领球队踢球的强度么?

克洛普治下的利物浦和多特蒙德虽然在战术设计上有很大不同,但骨子里玩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快节奏+高强度+高压迫,虽然从过去两个赛季来看,利物浦在某些比赛已经开始在尝试大保健踢法,来确保整个赛季体能的合理分配。

但是,认真起来的利物浦,依旧是那个让人热血沸腾,让对手感到无比窒息的恐怖对手,利物浦充分利用每一名球员的特点,踢出了一种极致的快,从整体到局部。

譬如我们前面所说到的中后卫突然起大脚长传吊对方防守阵型身后,就是一种快速过中场一步到位完成推进的思路。这种思路不复杂,但是要玩得好,一是起球的人脚法要好,二是接应的人卸球技术要好,利物浦强就强在似乎每个前场球员处理这种高空球都感觉易如反掌。

至于高强度,我们不妨问问利物浦的对手,感受如何。阿森纳已经在极致压缩阵型,尽力不给利物浦留下可利用的空间,却依旧被利物浦的冲抢,搞得顾此失彼。

前场同样如此,奥巴梅扬几近隐身;拉卡泽特倒是觅得两次良机,一次是罗伯逊解围意外送大礼;一次是利物浦防线造越位失误,可惜兴奋过度的拉卡泽特,忘了利物浦还有个阿利松爸爸,慌忙之中,错失了来之不易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阿内尔塔的战术设计,已经很见功力。但是问题在于,他的球队碰到的是正常状态下的利物浦,一个以疯狂“抢,逼,围”为己任的疯子球队,在这样一支球队面前,绝大多数战术设计都会失效,面对这样一支球队,你既无法正常通过层层推进完成进攻组织,又很难通过长传冲吊打其身后。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战术设计还未来得及实施,阵型就已经被冲抢得七零八落。

现在的利物浦,不,或许说克洛普的球队,其实玩的都是很简单的战术,不复杂,就像是在跟你打明牌,但是这支球队就像仿佛我们看武侠小说那种绝顶武林高手一般,根本不要跟你玩什么技巧,全凭硬桥硬马的硬实力碾压。

即便你对利物浦这支球队已经研究通透,又如何?

绝大多数情况下,依旧无计可施。

除非你比它还强,还硬,还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