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上,斬獲三項“星光獎”、一項“飛天獎”的東方衛視,何以成爲一線衛視中的大贏家?

文 | 小熊

三項“星光獎”、一項“飛天獎”,這是昨夜東方衛視在第32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上斬獲的戰績:《我們在行動(第四季)》《閃亮的名字》《長江之戀》分別獲得“星光獎”特別獎、優秀電視文藝欄目獎、優秀電視紀錄片獎;上海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大江大河》獲得“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東方衛視播出的《急診科醫生》《小歡喜》也獲此殊榮。

除此之外,由東方衛視團隊製作的《長江之戀——長江流域十二省市春節聯歡晚會》獲“星光獎”優秀電視綜藝節目提名獎;紀錄片《代號211》獲得“星光獎”優秀電視紀錄片獎提名獎。

在彙集全國頂級電視文藝作品的頒獎盛典上拿下四項大獎,東方衛視的獲獎數量僅次於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省級衛視中獨佔鰲頭,這使其很難不被說成是頭部衛視中的“大贏家”。

御精品創作之術,踏主流價值之道,乘“飛天”“星光”之風,這大約也就是東方衛視能夠在一場頒獎典禮上斬獲四項大獎之根由。憑藉着強大的創作實力,東方衛視或將繼續向着文藝精品創作的尖峯邁去。

製作精良、守正創新

優質作品的根本底色

獨具匠心的節目製作和呈現效果,是文藝作品受歡迎的必要條件。 無一例外的,東方衛視本次獲獎的四部作品,俱皆以精良的製作打底,以原創模式或引人入勝的情節賦予其更強生命力。

《我們在行動》堪當中國電視節目扶貧“真行動”的先鋒軍:不是在演播室談扶貧,而是真正下到貧困地區體驗扶貧。與老鄉同喫同住同勞動,明星嘉賓零片酬參與,四到五天的親身體驗,這些在之前的電視扶貧節目中少見的模式,成爲《我們在行動》的親眼所見和親身體會。

《我們在行動》

正是通過這種真正的體驗,嘉賓們的扶貧熱情才被激發,也才實現了扶貧數據的節節攀升。2018年初以來,節目總製片人、主持人陳蓉攜手85位明星嘉賓,去往23個貧困區縣,走進90個村落,創造了總計9億元以上的銷售額。

而在正在播出的第五季中,薇婭、李佳琦等頭部網紅主播的加盟更是爲扶貧活動帶來了時下流行的直播帶貨方式,令手機成爲貧困縣農民的“新農具”。

堅持產業扶貧,堅持“授人以漁”,《我們在行動》通過節目架構的精心設計,帶給貧困地區的幫扶對象更大收穫,用技能培訓、搭建橋樑、溝通銷售渠道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可持續創收。

獲得優秀電視文藝欄目獎的《閃亮的名字》更是東方衛視自主創新能力的最好彰顯。節目聚焦英雄人物的動人事蹟,採用紀實節目中少見的“紀實走訪”+“場景演繹”的雙重線索敘事。這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非但沒有各自爲政地出現割裂,反而是互相推進、互相解讀,交構成更順暢的作品表達方式。

《閃亮的名字》

去年,製作人、主持人陳辰攜《閃亮的名字》出海法國戛納,代表中國文藝作品展示中國故事和中國思路。這種搭建起紀實和演繹之間平行空間的紀實作品攝製手法,被視作中國原創力量的代表,甚至成爲歐美電視節目市場少見的創新手法。從本質上看,這兩種方式是紀實與娛樂兩種不同文藝類型,但它們能在《閃亮的名字》中達成有機融合,其中承載着東方衛視製作團隊的巧思和心血。

《長江之戀》是國內首部4K拍攝,全景式、浸潤式、立體式記錄長江的大型紀錄片。在片中,我們看得到一樁樁有關長江生態建設的真實故事、一名名爲保護新長江作出貢獻的鮮活人物、一次次新舊長江對比的翻天變化。而這些恰恰是奔湧不息的長江,以及其所孕育出來的生靈、所養育出的子孫的真實寫照。

更爲可貴的是, 《長江之戀》不僅將長江定位爲中華民族的源流之河,其通過細膩的筆觸所描繪的新長江,是建立在全球視野下對長江開發、長江保護、長江價值的深入探討,開創了國產紀錄片創作的全新語態。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正午陽光、尚世影業聯合出品的《大江大河》則是2018年底播出的爆款電視劇,獲得豆瓣8.8分的好評。王凱、楊爍、董子健等實力演員各自表現出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微觀個體的命運沉浮,紮實的演技讓劇集好看。

更重要的是,作爲一部關注改革開放以來時代變遷的電視劇,《大江大河》以大開大合的筆法和大跨度的時代背景,拓展了原有的現實題材劇目外延,提供給市場和行業創作新思路。

首播後獲得極高討論度和口碑,我們從《大江大河》一例就看得出東方衛視獨到的選劇眼光和排播策略,甚至不必提《急診科醫生》《小歡喜》這兩部同樣獲獎的現實題材作品。這種對市場的前瞻性預判和對重大歷史節點的的契合性排播,證實着東方衛視對劇集市場和受衆的深刻洞察,以及對行業風向的敏銳把握。

可以說,在創新這條路上,上海廣播電視臺一直都走在行業的前沿。守正臺內原有的資源基礎,突破性創新賦予各類節目新活力,帶給觀衆更多新鮮感和更飽滿的視聽體驗,也帶給行業更多可以參考的創作思路。正是因爲有破立創新精神的引領,纔會誕生如《我們在行動》《閃亮的名字》《長江之戀》《大江大河》這樣的優秀作品,也才能使上海廣播電視臺成爲頒獎典禮的贏家。

把握導向、擔綱責任

以生動手法實現主流價值

上海廣播電視臺對導向的把握也一刻不曾放鬆。堅守“小正大”的創作方式,承擔傳播主旋律的媒介任務,實現媒體參與的社會價值,這已經滲透進上海廣播電視臺創作、播出的每一檔電視節目中。 更爲重要的是,在不斷更新的媒體語境之下,上海廣播電視臺也在通過更生動的表現手法,實現對主流價值的引領和擔綱。

本次獲獎的四項作品,都是在這一方面表現突出者。

《我們在行動》就是在扶貧方面媒體參與的典範。不僅僅通過媒介資源增加貧困地區產品的知名度和曝光量,也不僅僅是藉助上海的區位優勢提供銷售渠道,《我們在行動》的參與式體驗,令每一位嘉賓、甚至工作人員都力所能及地帶給貧困地區幫助。

幫助農民在田中收瓜,徒手將化肥扛上山,手把手教會當地農民一項新技能,某種意義上,節目在電視上呈現出的片段本身反而僅僅是《我們在行動》扶貧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那些沒能得到呈現的參與式扶貧,更是這檔電視節目對於扶貧工作的的價值和貢獻。同時,通過和當地老鄉共同生活和對他們潛移默化地影響,節目組也爲老鄉們帶來追求幸福的信心和動力,完成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扶貧先扶志”。

《我們在行動》

《閃亮的名字》講述英雄故事,除了紀實+再現的模式創新之外,也在講述方式上向前一步。 在敘述英雄人物的光輝一面之外,《閃亮的名字》也在試圖展示英雄的多個側面,構築起更完整、真實的人物。

比如翻譯出第一本中文版《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節目不僅呈現了他對革命的熱情,對翻譯學問的造詣,也展示了他與妻子的忠貞愛情。通過對英雄人物的立體化呈現,觀衆看到的不僅僅是英雄們存在於歷史書上的那些貢獻和豐碑,更看到了他們和普通人一樣的日常生活,獲得了更多親近感和共鳴感。

紀錄片《長江之戀》更是用紀錄和講故事的方式,傳播長江知識、號召長江環保、關照長江移民、宣傳長江政策……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自然也成爲中華水系的縮影。 《長江之戀》實際上講述的已經不只是長江的故事,更有對全國河流、水系周邊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的關懷和關照。

《大江大河》以平凡人物爲切入視角,從微觀視角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生活變遷。這種不以宏大敘事謀篇,不以革命年代爲背景的主旋律劇作,某種程度上成爲獻禮作品更爲觀衆所喜聞樂見的形式。 在記錄中刻畫人物,在故事中反映真實,完成宣傳效果的同時,《大江大河》也不失爲描繪改革開放的一段生動史料。

《急診科醫生》《小歡喜》也分別從醫護人員的工作日常,以及對孩子教育問題的角度切入,引導觀衆尊醫敬醫、樹立恰當的教育觀念。 這些劇目對現實的客觀反映,本身就構成了一種記錄甚至啓迪,形成對生活中未必引人注目的羣體的獨特關照。

故事,似乎成了東方衛視對這些主旋律作品最獨到的呈現方式。故事的靈魂是人,東方衛視的多檔節目在對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平視化展現的過程裏,書寫着平凡中的偉大。我們觀看節目時一次次紅了眼眶、酸了鼻尖,從本質上說是代入了電視節目呈現出的環境和人物,與之產生了共情。東方衛視正是用創新語態的方式,令主旋律內容在感動中“活”起來。

無論是深入脫貧攻堅,還是弘揚英雄精神,是記錄時代變遷,還是傳遞生態價值,東方衛視節目一直在以生動方式傳遞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並通過故事展示當下中國的時代精神。 上海廣播電視臺似乎有一種奇妙的氣質:它往往給觀衆既帶來娛樂和歡笑,又有留得住的沉澱與思考。

高品質、正能量

上海廣電的兩份堅守

其實,不止是昨晚獲獎的四項作品,上海廣播電視臺的劇集、綜藝一直都呈現着“高品質”“正能量”雙重特點。《極限挑戰》《我們的歌》《舞者》《歡樂喜劇人》等叫座叫好的綜藝節目,以及《安家》《獵狐》《新世界》等爆款大劇,無不是在提供好笑、有趣、精彩的內容的同時,讓觀衆有所回味,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除了昨晚獲獎、提名的節目之外,《人間世(第二季)》《長江之戀》《彩色新中國》《代號221》《大上海》也分別入選此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示的2019年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它們也分別在優質內容的基礎之上,建起主流價值的高樓大廈。

某種程度上說,高品質和正能量成爲上海廣播電視臺的兩大堅守。也正是這樣的堅守,才使其能夠在彙集頂級文藝作品的“星光獎”“飛天獎”頒獎盛典上一舉獲得四大獎項,同時成爲廣電行業的一面指引方向的鏡鑑。

據悉,東方衛視將於9月30日23:15播出《第32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再度重溫這一文藝界兩年一度的盛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