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白酒的历史,如果河南认第二,可能没有哪个省敢认第一,中国公认的酿酒鼻祖仪狄、杜康都是河南人。

河南的白酒不仅酿得早,也酿得好,才有了曹操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康酒应该算是最早的中国名酒了。

其实,河南的名酒不仅有杜康,还有仰韶、张弓、宋河、宝丰、赊店老酒,号称河南白酒界的“六朵金花”。

曾几何时,这些豫酒都一度名震中原,尤其是宋河,当年一句“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让它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现在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宋河粮液还曾被指定为“河南省接待专用酒”,巅峰时期的年销售额一度超过20亿,在“六朵金花”中一枝独秀,成为名副其实的“豫酒之王”。

然而,如今的宋河却辉煌不再,连当地人都“嫌弃”了,年销售额已经跌入到5-10亿梯队,按中国白酒的规模划分,只能算四线了。

宋河的主战场是河南,按常理来讲,集“名酒”、“家乡酒”于一身的宋河,是有很大的本土优势的,但现实却与此相反。

其实,不仅是宋河,整个豫酒军团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河南人口过亿,是一个白酒消费大省,但河南人却不愿喝河南酒。

有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白酒市场总量约400亿左右,但豫酒的规模还不到50亿,也就是说,在河南省卖得最多的都是外省白酒品牌。

比如洋河,河南是其第一大市场,一年销售额超过35亿,比如古井贡酒 ,只是个二线品牌,一年在河南也能卖17亿。

有人把宋河粮液的没落归咎于曾经的“河南首富”朱文臣,因为正是他把宋河酒业从国企变成了民营,而后又把宋河当成了一个融资工具。

根据媒体的报道,朱文臣先后多次把宋河酒业的原酒、基酒作为抵押贷款,然后却不还钱,以至宋河酒业都被列为了失信企业。

朱文臣

不可否认,朱文臣对于宋河酒业的经营是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的,根据媒体的报道,宋河酒业拖欠经销商费用、拖欠员工绩效工资,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资金被抽走了。

但除了朱文臣,宋河酒业的衰退,还有更深层次的自身原因,或者说,也是豫酒的共性。

河南是一个认知相当开放的省,自古就不排外,从古代秦商、晋商多在河南经商就可窥一斑,所以无论是哪里的酒,只要是好酒,河南人都同等对待。

再加上河南也是属于浓香型白酒区域,随着川酒的流入,河南人发现川酒的浓香似乎更正宗,这进一步淡化了豫酒的本土优势。

而回到宋河酒业来说,他还完美错过了本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白酒“黄金十年”,也就走成了今天的这个局面。

那十年有多黄金,从洋河的身上可以看得很明显,2002年洋河年销售额只有2亿左右,都不如宋河酒业,而2012年洋河年销售额飙升到172亿。

正是那关键的10年,让洋河从一个地方酒企,变成了行业老三,而宋河酒业,却从一方“酒王”,变成了被“嫌弃”的普通酒厂。

另外,宋河酒业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焦点,旗下“国字宋河”“宋河粮液”和“鹿邑大曲”长久以来似乎都是平均使力,外界始终记不住宋河的“名片”。

其实,所有的名酒品牌都有自己的“名片”,比如五粮液的“普五”、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洋河的“梦之蓝”,在“名片”的带动下,才可能崛起。

1988年,在中国第五届白酒品评会上,宋河曾与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一起,被评为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当年还获得了金质奖。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宋河开始走上辉煌,当地的人以能喝上宋河酒为荣,以能进入宋河酒厂上班为傲,宋河酒厂门口,更是每天排满拉酒的货车。

而如今,这些都已远去,宋河酒业必须重新上路。

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朱文臣曾许下豪言:

“要把宋河打造成豫酒的领军品牌,力争在2020年之前实现主板上市”。

就目前来说,如果以销售规模为标准,豫酒的领军品牌应该是仰韶,至于上市,更是遥不可及了,债务缠身,弄不好都有破产重整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