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科学界广泛共识,认为《金》,都是来源外星体,进入太阳系,在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漫长过程中,外星体中含有铁和金的物质受到极高温度的作用下,完成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后以流星雨的形式,落向地球。流星雨就是大量的磒石。铁的成份沉入地球深处,形成地核。含金的部分沉入地球表层,冷却后,形成岩金和沙金。

所以,地球上的黄金就是这么来的。且由于宇宙的年龄只有137亿年,而恒星的寿命也是很长的,所以宇宙中经历的超新星爆炸并不是特别多。特别是在原初太阳系周边的超新星爆炸,更是少的可怜。所以,导致了地球上甚至太阳系内黄金都很少。

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坑,在地下9000多米的位置就发现了黄金矿藏,那里的金矿含金量可达到9克每吨,远远高于地表金矿的含量;南非金矿开采也已经深入地下4公里;一些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的地方,还可能存在天然的纯金块——狗头金;也说明地球内部的金含量更高。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据科学家的测量和估算,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而分布在地核内的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不到1亿吨。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