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近两成

本报记者 宁婧报道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从1-8月看,累计利润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8月份,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8.2%,增速比7月份加快101.6个百分点,增长显著。此外,受益于需求回暖和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

8月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称,8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

对于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发布的数据来看,19.1%的同比增长已经相当高。从8月份数据看,同比增速较7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可以说在正常波动的范围内,无需过度解读。

与此同时,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受减税降费等政策托底、复工复产迅速等因素的持续影响,8月份工业部门复苏延续了近几个月以来的良好态势。中上游工业部门复苏情况更好,在制造业投资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工业和制造业企业集中精力消化前期复工复产带来的库存,利润也得到了持续修复。另外,外需持续好转也支撑了部分外贸工业企业利润的继续改善。

朱虹称,8月份利润增长呈现如下特点:生产和需求稳定恢复。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有力支撑了利润的稳定增长。单位成本费用持续下降,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一揽子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持续发力显效。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工业内部供需循环得到改善,下游行业的持续恢复对上游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额下降,亏损面逐月缩小。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亏损额大幅下降。

对于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延续稳定增长态势的主要因素,苏剑认为,首先,由于我国的疫情防控效果明显,疫情防控也趋于常态化,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其次,我国各项降成本、扩需求的政策已开始显效。此外,国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应对措施清楚,疫情的影响也在逐步淡化,外贸企业利润持续向好。

“首先,对冲政策并未明显退出,信贷仍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扩张节奏,这对工业部门内部的需求起到了继续提振的作用,企业减负政策也未退出,企业成本被压缩。其次,PPI同比开始回升,大宗商品价格在8月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一方面反映了中下游需求开始回暖,另一方面价格回升也带来中上游的更多盈利。”陶金进一步指出。

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将继续向好

朱虹表示,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也要看到,1—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尚未转正,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上升,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下阶段,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畅通供需循环,不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对于下一阶段工业企业利润是否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苏剑表示,影响后续工业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疫情防控问题,尤其冬季接近,二次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将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如果这些因素保持稳定,那么工业企业利润应该会继续提高,至少稳定增长的态势应该得到保持。

在陶金看来,未来,中下游工业部门预计能够保持继续复苏的趋势,进而推动中上游工业部门保持盈利。由于信贷政策并不会出现急刹车的现象,工业需求保持高位以及未来的投资需求修复的概率也较大。同时工业品价格指数预计会继续回升,会进一步支撑工业企业利润延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