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必有聖人出”。何爲聖人呢?“但凡聖人,必有偉大而堅定的信念,擁有超乎尋常的意志和思想,有着重建社會價值傳統、挽救世道人心的崇高理想”。所以有一種說法,中國近五百年間,出現了兩個半聖人,半個是清代的曾國藩,一個是孔子,另一個則是王陽明!

王陽明的一首詩,不畏風險,從容面對榮辱,不愧是千古聖人,影響和激勵了無數後人。

大明王朝弘治十二年的會試考試,有兩個光耀千秋的人物:一個是唐寅,唐伯虎;一個是王守仁,王陽明。不幸的是,唐伯虎在這次會試中,因捲入徐經科考案而被終生禁考,徹底斷送了仕途之路。在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學而優則仕,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達則兼濟天下,才能實現他們的功業理想。所以唐伯虎對自己的遭遇分外激憤,從此他把自己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藝術領域中,爲中國藝術史造就了一個光彩奪目的天才人物。

王陽明對科考的態度和唐伯虎不同。他的父親王華就曾是弘治朝狀元,但這次會考之前,王陽明已經是兩次落榜了。當有人安慰他時,他卻說,別人以落榜爲恥,我卻以落榜之後心動爲恥。他小的時候就曾問老師,天下第一等事是什麼?老師說,當然是科舉,而他則說,天下第一等事是做聖人。好在經歷了兩次科考失敗後,在公元1499年,王陽明終於高中進士,正式步入仕途。

當時的明朝,正是宦官當道的“八虎之亂”時期,太監劉瑾禍亂朝政,文官集團則奮起反抗。戴銑、薄彥微等上疏勸誡,被劉瑾逮捕入獄。此時的王陽明雖只是個六品的芝麻小官,卻也被捲入這場鬥爭中。他仗義執言,爲被捕的官員鳴不平。結果他被廷杖四十後,扔進了錦衣衛的大牢。

後來劉瑾假意把王陽明放掉,卻又派人尾隨追殺。在錢塘江邊,王陽明急中生智,他寫下兩首絕命詩,然後做了投海自盡的假象,騙過了錦衣衛殺手。王陽明躲到一艘商船上,隨波逐流,從浙江到福建。途中,商船迷航,又遇到了巨大風浪,險些顛覆。在那個狂風怒號的夜晚,在那個浪捲雲翻的時刻,王陽明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而大難之後,他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作詩明志。

《泛海》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詩的開篇便儀態瀟灑,表現了世間榮辱,淡然處之。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後來解放了無數人的心靈,打破了數百年來理學家對人性的鉗制。但要解放世人,首先就要解放自己。他說,海上風起雲湧、巨浪滔天,但只要心不爲所動,那這點風浪又能算什麼呢?世間的一切艱難險阻,自己原本就沒放在心上;世間的萬物變化,也不過似浮雲掠過長空,根本就不會在心中留下痕跡。這種心境的超越,是完成了人與自我的和解、與世界的和解。他既反映了王陽明剛毅無畏的品質,也反映了陽明心學“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得此心純是天理”的觀點。有了如此境界,在詩歌的三、四句,詩人進一步抒發此時的心裏感受——

“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

在這遼闊而靜謐的大海上,手拿錫杖,身駕長風,在月光下飛越,飛越大海,飛越蒼茫,飛越滄桑。“海濤三萬裏”,這驚濤駭浪中的驚險航程,詩人卻寫得像一次極富詩意的旅行,因爲他心中自有法器,心中自有智慧。

後來,王陽明確實找到了人生的法器,也確實憑此法器飛越了世間的滄桑,這就是他的“陽明心學”。寫完這首《泛海》後,王陽明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貶謫的龍場之路。在荒蠻的貴州,他終於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奠定了陽明心學的基礎,成就了中國最後一位聖人。正如王陽明後來所說的“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凶災祥”。是的,“心外無物”,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找到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文字來源於網絡,圖片作者Phaississaud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