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七星关区生机镇镇江社区(原镇江村),金黄的稻田从山脚延伸到山腰,微风拂过,稻浪翻涌,泛起阵阵稻香,让人好不惬意。

昔日山穷水尽,今朝林茂粮丰。镇江之变,离不开镇江大渠。

镇江社区稻田

从1958年至1966年,8年时间里,镇江村群众战天斗地,克服种种困难,发扬不畏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终于打通全长13公里的镇江大渠,从此让镇江荒山变成了米粮川。

在镇江大渠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黄继光连”“刘胡兰排”,一个个象征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修渠“敢死队”,在镇江相继成立。

一支由杨学飞、曾邦翠、杨学会、张仁均、高体祥、王安秀、刘显会、刘显翠、张成飞、吴文学、刘洪英、张秀珍等12人组成的“刘胡兰排”,在克服种种困难的情况下,同其他男同志一道,打通镇江大渠,换来一条“生命渠”。

镇江大渠

50多年过去了,“刘胡兰排”中的绝大部分人虽已作古,但她们的事迹却一直激励着后辈勇往直前,她们的名字还在当地传颂。而且,作为毕节“天渠”修建中唯一一条有妇女全程参与的大渠,“刘胡兰排”注定为镇江大渠融入了悲壮、感人的色彩。

9月13日,记者一行慕名来到镇江社区,采访了当年“刘胡兰排”中至今还健在的成员、80多岁的杨学会老人。

见到杨学会老人时,她正在家里整理年轻人采收回来的板栗,用小刀将板栗坏了的部分削掉,把好的一半留下。看见家里来客,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吃板栗。

在了解我们到访的原由后,杨学会老人迟疑了片刻后,微笑着说:“年纪大了,怕是好多事情都记不住咯。”

然而,用生命镶嵌的烙印,哪会轻易忘记!

打开话匣子的杨学会老人随即给我们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

杨学会老人在接受采访

“以前我们这里因为土地贫瘠,到处是棬子树和桐子树。种庄稼是靠天吃饭,年景好的一年有点收成,年景不好的年份,苞谷秧苗直接干死在地里。要吃粮食,只能种点红苕秧,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是在河边,气温高,好种红苕秧,等开春后背红苕秧到高山去给人家换苞谷吃。”

想起以前为了生存,时常要背着几十上百斤红苕秧翻过几座大山,花上五六个小时去高山给人换粮食的日子,杨学会现在都难以忘怀。

过怕了苦日子的镇江人,当得知要修渠后,每个人都坐不住了,大家心里就一个字:干!

当年镇江大渠建设指挥部

镇江大渠的修建难度大,需要的人力相对较多。“男工不够,女工就上,反正就是要修渠。”杨学会说,在动员会召开后,修渠队伍中就有10多名女生,“我们一帮女生中,年纪最小的14岁,最大的也才20左右岁,只有4个人是结了婚的。”

“上了渠,就没有男女之分了,大家都是要算工分的,所以男的干什么,女的就干什么。”杨学会清楚地记得,撬石头、打炮眼、点炮等事情,参加修渠的女生每个人都在做。

除此之外,部分女生还兼顾着做鞋、缝衣服等。“大家都是住在渠上的岩洞里,晚上点着桐油灯搓麻线来缝衣服,一针一线的做鞋。没有油时,就烧一堆柴火照着,继续做。”杨学飞和丈夫张仁全都在悬崖上修渠,和其他结了婚的同伴一样,她除了修渠,还要挤时间缝缝补补,照顾一家老小的穿衣、穿鞋。

镇江大渠

修渠的过程中,“刘胡兰排”的女同志们也时常和男同志较劲,“他们在半岩上打斜炮,我们就在下面打坐炮,一个撑钢钎,一个打二锤,大家都有一股子劲。”杨学会说,由于大家都很年轻,也没感觉到累,就是一心想着早点把渠打通。

但对于修渠这种男人都觉得累的苦力活,哪会不累。

“每天晚上睡着以后,就不晓得醒来。”杨学会老人笑着说。

刘胡兰排队员杨学会老人讲述修渠故事

杨学会回忆,有一次她和一名女同志去清理头一天放过炮的岩体,在搬动岩石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没有爆的哑炮,她俩就凑过去清理,哪知道一搬哑炮旁边的石头时,就看到一棵钢钎“倏”地往上冲,吓得两人赶紧扑在崖壁上去,幸亏哑炮没有完全爆,否则她俩就没命了。想起这件事,她觉得还有些后怕。

修渠人的一次次死里逃生,让人感受到当年修渠的危险和艰辛。

杨学会清楚地记得,1965年2月,“刘胡兰排”排长杨学飞的丈夫张仁智牺牲的场景。

“他是队里的爆炮员,放炮是很熟练的,但偏偏飞来横祸。点上炮后,他还喊其他人躲好,哪晓得会飞来一石头直接就砸在他的头上,一句话都喊不出来就没了。”杨学会说到这里时,神情中多了一些伤感,因为张仁智不但是她的战友,还是她的妹夫。

对于张仁智的牺牲,队友们感到悲痛万分,但同时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杨学飞。

杨学会老人

“‘刘胡兰排’中,她就是我最佩服的人了。”时至今日,杨学会还在对妹妹杨学飞的精神赞叹不已,“张仁智牺牲后,她就接替他的班,带领我们继续修渠,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立志一定要打通镇江大沟。”

杨学会回忆,当时杨学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为了把渠打通,杨学飞经常背着孩子和大家一起修渠,“她带着娃娃,要放炮的时候,就先找个岩孔把娃娃躲好,再去点炮。”

“我丈夫生前总盼望着早点打通沟,大家都能吃上大米饭。现在他走了,他没做完的事,我替他做;他没完成的心愿,我替他实现。”杨学飞的铮铮誓言,激发了这群巾帼女子对贫困不低头的高昂斗志!

镇江大渠

1966年5月,镇江大沟全线贯通,看着哗哗的流水,杨学飞灌上一桶洒在丈夫的坟前,算是对他的告慰。

1967年,杨学飞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以前,我们这些人奢望这辈子只要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就心满意足了。打通大沟以后,人们就开始打田种稻谷,第一年每人分得3斤稻谷,第二年每人就分了300斤。这以后,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大米饭了。”杨学会老人感慨地说。

镇江社区稻谷

峥嵘岁月永难忘,稻花香里说丰年。傍晚时分,行走在镇江大渠上,渠边稻田里的群众还在忙着收稻谷,沉甸甸的稻穗映红了他们的脸。在他们的农家小院里,一堆堆刚摘下的花生籽粒饱满,一袋袋装满稻谷的口袋摞在一起,新米做成的晚饭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先辈们当年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正不断地惠及子孙后代,不断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阅读推荐

在绝壁上凿渠,已造福村民62年,他们功不可没……

毕节人,“硬火”!敢叫日月换新颜,绝壁变天渠,荒山变粮川

两个石匠带出一支技术工程队

奋斗掘出“生命渠” 从此吃上白米饭

修渠不能上崖壁 两盲人推磨整四年

长岩大渠:100天“抠”出的一条惠民渠

忍冻挨饿引清泉 换得年年仓廪实

八年艰辛凿大渠 千亩瘠地变粮仓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韩 雷 刘 燎 高大涛 杨婷婷 图/王 宇 张华顺

监制:罗星星 编审:郭力艳 编辑:胡秀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