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审过程中,“个人资历”逐渐失宠,“论资排辈”已经过时,越来越多地被“年轻有为”取而代之。这话看似有道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所谓论资排辈,其中的“资”是指资历,即教龄(工龄),一般来说,教龄越长,资历越丰富,经验就越足,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就越大,说话办事评职称就有资格和资本。“辈”是指辈分,有上下、大小、老少、长幼之分,职场中表现为“先来后到”。入职时间间隔长的或年龄悬殊大的,也可以称之为“跨代”。论资排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和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始),教师职称制度建立并实施的初期,特别是首批教师职称的集中评定,基本上是论资排辈的。包括之后的新人评定和老人晋升,虽然口头上不讲,但在资格条件限定和具体执行上,还是延续了论资排辈。即使目前的教师职称评定,论资排辈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在宣传上刻意回避这个字眼儿。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对教师“资历”在职称评定中的作用和分量作一简要分析,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根据多年来教师职称申报评定的实际情况,就条件和资格而言,大体上可以作出这样的分值权重和比例划分:教龄工龄约占30%,学历学位约占30%,其它约占40%。其中的“其它”部分,主要包括工作量、教学成绩、教研教改成果、荣誉称号、论文著作、班主任工作及师德表现等。

如果按百分制打分排队的话,一般情况下,只有总分在70分以上的人,才能有机会参与职称晋升的竞争,并在限定的岗位名额内、根据打分高低、由相应评委择优评定。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教龄工龄和学历学位构成了个人的主要资历,职称分值占比6成、甚至以上,成为能否晋升职称的关键因素,坐实了重中之重地位。

例如,多数省市教师职称申报资格规定:大学本科毕业(或学士学位)从教,见习期满可以直接认定为二级教师(初级职称),在此基础上工作满2年以上,可以申报一级教师(中级职称);硕士毕业生从教,见习期满可以直接认定一级教师职称,工作满5年以上,可以申报高级教师职称。也有省市规定,教龄满20年申报一级教师、满30年申报高级教师,可不受单位岗位名额比例限制。

——这便是由学历、教龄构成的“个人资历”的价值和作用,说职称主要还是“论资排辈”应该不为过吧!

第二,教师职称打分构成要件的其它部分,相较个人资历的比重要轻得多,且多项分散。而除了师德表现之外,大多又是以学历、教龄等资历为依托才得以完成和实现的。

例如职称论文,虽然现在主管部门已不作硬性规定,但是它确实曾经“为难”过不少中小学教师。因为他们的学习过程,仅仅经历过考试和作文,只有那些本科以上毕业生,才有机会接触并接受过正式论文的指导。所以,过去教师职称论文存在抄袭、买卖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再如教研教改、教学效果、班主任工作等,没有广泛而深厚的学识基础(学历),没有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积累(教龄),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教学业绩,获得“优秀”、“能手”、“先进”等荣誉称号,也是不太现实的。

评职称不仅要看学历和能力,还要看资历和贡献。职称不单是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还与工资待遇、退休养老金直接挂钩,伴随并影响教师的一生。现在有些年轻教师,自以为学历高一点,精力足一点,能力强一点,往往对职称高的老教师存在偏见,忽视他们的资历和贡献,甚至对少数高职称教师因年龄健康等原因离开一线岗位评头论足、贬低丑化,这是很不正常、很不应该的。

总之,教师职称无论是在首次认定,还是后续的晋升过程中,以学历学位、工龄教龄为基础的“个人资历”,无处不在,缺一不可,比重很大,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当前的职称评审工作中,不应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理直气壮地为“论资排辈”正名,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它对于鼓励更多的高学历优秀人才立志终身从教,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振兴整个教育事业,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