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主追了兩季的戀愛綜藝《心動的信號》終於迴歸了!

本以爲終於又有新的“糖”可嗑,點開看了兩集,略微有些失望。

這檔改編自韓國同名綜藝的節目,於2018年闖入人們的視線。

四男四女,住進一幢大房子裏,以找對象爲目的進行結識、交流、交往。

同時,一組明星嘉賓作爲觀察者,在熒幕外推測他們的感情線。

光是新鮮有趣的設定就吸引了不少眼球,邊看節目邊嗑cp的歡樂,一點不亞於追劇。

前兩季播出後,節目口碑收視一直不錯,也真的有幾對CP最終牽手成功。

然而,到了第三季,節目卻一直爭議不斷。

無論是觀察嘉賓張翰那句“初戀是我就是她這輩子最大的幸福”言論,還是男三和女一的尷尬約會都讓網友們感嘆,第二季“奇聞CP”可能已經是戀綜天花板了,不會被超越了。

要知道,上一季,大師兄和楊凱雯在信號小屋中可是撒糖不斷,不管是那句“我不想在別人的女孩有禮物收的時候你沒有”,還是最後大師兄對楊凱雯的深情告白,都讓人狗糧喫到撐。

而兩人也更是把這份感情延續到了線下。從他們日常更新的vlog可以看出,從熒屏上累積的小甜蜜,現實中仍然不減。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滿滿都是愛。

聽說兩人最近傳出已經訂婚,果然,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皮囊都是別人的。這種包售後的寶藏CP真的太讓人省心了。

爲什麼節目模式是一樣的,到了第三季,會忽然有種要垮掉的感覺呢?

首先,跟節目選取的嘉賓陣容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節目號稱是檔“素人”戀愛節目,但這些所謂的素人也並非尋常的路人。

這從第三季的嘉賓背景就可以知曉。

女一姚沐希家住上海外灘,就讀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目前從事的時尚設計的實習工作;

女二鍾佩妍,畢業於美國佩伯代因大學,雙修戲劇和心理學,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女三鄭琴心,雖然學歷相較其他兩位差一點,只是個國內普通的藝術院校,但職業也很亮眼,是四川曲藝研究院的琵琶演員和主持人。

男嘉賓這邊也不差。男一陳延迪是華西口腔醫學院的在讀博士,職業是一名兒童牙醫。

他的職業身份公佈後,從衆人的反映也可看出這個職業的光環多炸。

男二扎西彭措是一名房產企業的運營主管,也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結構工程專業碩士;

男三薛逸星是旅行博主,短視頻平臺創始人。

可以說,這幾位嘉賓不管是在外貌上,還是在學歷、職業上都條件過硬,完全不像找不到對象的樣子。

而正是這樣的在各方面都讓普通社畜羨慕嫉妒恨的男女,才營造一種偶像劇般的代入感,讓觀衆從嗑CP中找到快感。

於是乎,節目爲了讓感情線更加錯綜複雜、撲朔迷離,也費勁了心血。比如在每一季都有一個遭到哄搶的熱門選手,上一季是女二楊凱雯,這一季則是女一姚沐希。

這個長相甜美可愛的女孩在第一輪互選中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獲得了男生的全票,成爲他們的心動對象。

男一爲她喫醋、爲她寫日記、爲她傷心;男二和她互相投餵,開車送她上班,曖昧不斷;男三單獨爲她蓋毛毯,記住她所有的喜好,精心準備各種驚喜……

連網友都忍不住吐槽,這難道不是拿了大女主劇本?

其實,從三季女嘉賓的陣容可以看出,節目組幾乎是刻意的將三位女嘉賓分爲了不同的類型,清純甜美的,熱辣爽朗的、嫺靜淑女的,三位女孩都各有的美,各有各的可愛之處。

而奇怪的是,三季下來,最受歡迎的必是其中那位年齡最小的清純甜美的女生。其他的女孩無論再怎麼自信優秀,都會在可愛單純面前毫無競爭力。

這究竟代表了普通男性的擇偶取向?還是節目組刻意迎合男性審美,製造幾男爭一女的話題熱度?很讓人懷疑。

而第三季之所以比前兩季更讓人感到不適,也是因爲女一姚沐希的白富美人設過於地不真實和套路化。

相比女一在節目中沉醉於多角關係的“幸福”角色,反而是女三鄭琴心不顧女神形象、想喫就喫的真實可愛才更加接地氣,引人共鳴。

還有網友指出,第三季完全是套用了韓版的劇情,連最新出場的男四人設也幾乎是一模一樣。

這種不加改編的抄襲,恐怕也是本季最令觀衆難以接受的一點。

除了人設上的問題,本季在甜度上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了讓人尷尬至極的一幕。

在男三薛逸星和女一姚沐希的約會中,男三不經女生同意拍攝對方坐海盜船的表情,以及明知女生不喫內臟的情況下爲對方夾牛肝的操作,都讓人在熒幕外爲他捏把汗。

這樣直男的操作不是讓人心動,而是心塞纔對啊!

此外,片中的感情線錯亂到讓場外的明星嘉賓都猜不透。

總結下來,就是她愛他-他愛她-她卻愛他。

這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樣的素人戀愛節目真的能真實反映當下年輕的戀愛觀嗎?

其實,片中的嘉賓和普通社畜的面臨的婚戀困境明顯不太一樣。

他們也並非因爲找不到對象才上節目交友。所謂的單身,也大多是主動單身。

他們在心動小屋的甜蜜互動,更多的是一種成熟男女間的試探、曖昧,享受的是這種不確定性的本身。

而當下的很多的年輕人卻是連工作都應付不完,過着996的通勤生活,週末只想在家癱着,哪來的時間去約會,認真地結識、瞭解一個人。

說白了,《心動的信號》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戀愛養成遊戲。

相比自己談戀愛,在熒幕外看別人談戀愛,嗑CP帶來的快樂,間接代替了對戀愛的現實需求,彌補了心靈的空缺。

而第三季連CP都不如隔壁的“雪國列車”甜了,也是它頻頻勸退的原因之一。

雖然心動小屋不再像以前一樣讓人心動,但這季觀察室裏的討論卻還是比較接地氣,有些看點。

比如在第三集中,談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戀愛觀差異,主持人杜海濤公佈了一組數據:從2014年到2019年,北京常駐外來人口減少了77萬。

隨即,幾個嘉賓圍繞“要不要離開一線城市”各抒己見。

吳昕認爲,“這取決於當下的生活是否能滿足你渴望的那個點,比如你可以有十的能量,但你現在只做到八,那就需要往大城市走;如果在大城市真的很喫力,其實可以往後退一退。”

張翰則以中戲同班同學爲例談到,“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各有各的精彩,沒有對錯之分,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

小鮮肉丁禹兮顯然因爲年紀的原因,認爲現在還拼的動,就該留下來好好地鍛鍊自己。

而我們的超越妹妹也抱着同樣的看法,認爲“年輕的時候就得去大城市看看,但最後是否留下來還是看自己。”

不同階段的人對這個問題不同角度的看法,讓節目在戀愛之外多了一份現實感和思考的空間。

俊男靚女們的戀愛方式很顯然也會受到所處城市的影響。

男二扎西彭措在開頭就說明了自己是來找要結婚的人。因爲曾經在深圳的孤獨時光讓他體會到了家人朋友陪伴的重要。

女三鄭琴心在北京打拼過後,覺得自己在諾大的城市過於渺小,本想着自己有天能成爲大人物,但最後發現只能在家鄉做條鹹魚。

而她對男一好感的不羞澀的表露,也是成都這個城市給她的寬容和安全感的體現。

作爲一檔戀愛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顯然沒有逃過三季必爛的魔咒,無論是嘉賓的類型的模式化,還是節目劇本痕跡過於明顯、甜度不再的問題,都讓人覺察到這一類型節目漸趨疲軟的走勢。

好在,心動小屋裏紅男綠女上演的愛情短劇,只是現實婚戀壓力下的粉色幻境。回到線下,人們還是得爲要不要相親,要不要離開大城市這樣的問題想破頭。

想要從其中尋到什麼愛情真諦大可不必,但若是被觀察室中的隻言片語擊中,對現實困局多了一些新認識、新角度,那便是此類節目最大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