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腫脹在骨科門診中比較常見,很多患者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下肢腫脹,影響正常的活動,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臨牀上引起下肢腫脹的原因有很多,必須要結合相關的檢查明確發病原因,及早進行規範化的治療,緩解患者的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麼下肢腫脹的發病原因都有哪些呢?

1、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腫脹

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腫脹最常見的有心源性浮腫、腎性浮腫和肝性浮腫。當患有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時腎血流量減少,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會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組織間隙內液體聚集就容易引起下肢腫脹。心源性浮腫是指靜脈血液流動時靜脈壓力增高,體液滲出引起下肢浮腫脹

2、下肢骨科手術之後

當患者下肢病變進行手術之後也容易引起腫脹,比較常見的骨科手術比如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在手術之後局部就會出血甚至淤青,主要是由於手術過程中需要血液抗凝,患肢就會出現淤青腫脹,如果在術後是腫脹明顯必須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出現,以免引起肺栓塞。

3、局部下肢腫脹

局部下肢腫脹主要是由於淋巴管受阻,體液會流入組織間隙中引起,如果是單側下肢腫脹,需要考慮下肢深靜脈血栓出現,患者會伴有皮膚色素沉着、皮膚潰瘍以及下肢靜脈曲張的臨牀表現

4、營養不良性腫脹

下肢腫脹還有可能是由於缺乏營養造成的,當兒童或青少年身體內缺乏足夠的營養物質,營養不良時就容易引起下肢或全身浮腫,伴有面色蒼白以及貧血等臨牀表現,當營養不良持續加重時還容易引起全身的腫脹。

5、生理性腫脹

生理性腫脹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很多正常人也會出現腫脹,比如長時間站立行走就容易出現生理性腫脹,還有很多女性喜歡逛街,下肢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容易出現腫脹現象,在休息過後就能夠自行減輕。那麼當下肢出現腫脹時應該如何消退呢?

1、體位動作消除腫脹

通過體位動作消除腫脹現象對於絕大多數下肢痙攣的病人都可以試用,臥牀休息,將下肢抬高有利於靜脈迴流,可以消除腫脹現象。另外還可以進行踝關節的屈伸動作,消除肌肉的緊張,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2、對症治療

在下肢骨科手術之後腫脹屬於正常現象,在手術前後都需要進行下肢血管B超的檢查,出現深靜脈血栓應該先治療再手術,一般手術之後要想減輕腫脹症狀可以通過體位動作消腫並口服消腫藥物,隨着時間的推移腫脹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下肢腫脹可有不同的疾病引起,要想消除腫脹,就必須要積極的治療原發疾病,密切觀察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保證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如果是緩慢出現的下肢腫脹,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服藥情況,通過檢查明確診斷。

#家庭醫生超能團##真相來了#

參考資料:

1、《下肢腫脹的常見原因總結及處理方法》骨科袁鋒2016-06-11

2、《下肢腫脹的6個常見原因,你中招了嗎》骨科王寧醫生2019-11-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