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循環”的啓示:數字化必然趨勢下的產業生態新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及生產鏈條都面臨着被重塑的挑戰,而“雙循環”就是一條啓迪之路。

9月27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0中國智造業年會”上,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IoT事業部總裁張小懿指出,今年以來消費渠道傾向的變化對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表示,今年國內電商渠道的銷售佔比在持續上升,所有品類合計佔比約超過40%,部分如小家電等品類,線上佔比一度達到70%-80%。

張小懿進而分析,這要求供應鏈響應更快,物流更加智能、節點設置更加科學,用戶要更快接收到服務——效率要求更高,但成本還不能提升,對製造後端、產品研發等環節提出了巨大挑戰。

而電商+製造積累的在線數據爲廠商提供機會。以前廠商離用戶較遠,如今在技術支持下,廠商能夠看到用戶反饋,將所有數據在平臺彙總後,可以對研發帶來大數據的啓發,並進行服務改善、效率提升等的推動。

在過去,這些看起來只是加分項的內容,如今可能正成爲必選項,決定着製造業廠商未來長遠發展的路徑,疫情只是從側面催化了其進程。

疫情期間“雙循環”的啓示

不只是某個品類或者品牌覺察到線上化的傾斜,整個電商渠道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會執行董事、總行副行長兼企業、金融機構及商業銀行部聯席董事總經理謝雯注意到了兩組數據:據統計局公佈,今年1-8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4.6%;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同比下降3%,而跨境電商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速是28.7%。

“可以說線上化、數字化改變了製造業的整個生態,也將是未來主要增長點。”她指出,藉助線上銷售渠道,製造企業掌握了大量一手消費者的需求資料。將這些信息能夠真正實現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自動化,達到在整個生態鏈上資源、時間和空間的最佳匹配。

同時,基於這些一手消費資料,電商對消費者的需求會十分敏感,通過主動對接製造業,可以產生更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設計。

這一理念其實早被提出,只是從嘗試到徹底接納並優化,如今已經變得尤爲迫切。

小米金融供應鏈金融總經理嶽凱分析道,產業數字化在2015年開始被提出,其間企業一直在做加法。“經歷這次疫情會發現,很多企業面臨一些區域供貨商停工,導致整個供應鏈必須用數字化管理代替人工管理才能節省成本,進而保障整個供應鏈安全。”

因此他認爲,疫情催生出的一個趨勢是,以前產業數字化是加分項,現在則成爲了必須選項。

而隨着消費升級,定製化、小批量生產會是未來產業另一必然趨勢,隨着未來需求越來越個性化,訂單數量越來越少,必然給後端帶來很大壓力。

“中小型企業如何應對C2M模式?只能進行數字化改造。”嶽凱指出,以前可能很多廠商定製化程度高,但精細化部署成本略高卻速度慢,不過現在會發現,大量低成本的部署出現,並在快速成長。

業務範疇遍及全球的聯想集團遇到的挑戰可能更加繁雜。據公司全球製造工程負責人王曉嵐在前述年會上表示,聯想集團被要求在新形勢下快速讓工廠的能力更強大。“因爲我們80%的供應商都在中國本土,加上疫情影響,對在全球的供應能力帶來考驗。”

隨着快速轉產需求出現,大數據的能力匹配是必然趨勢。但聯想同時在思考,市面上湧現的諸多新技術是否適合自己、是否能對業務產生價值。

重塑供應鏈

在確定性的路徑之下,疫情似乎只是加速了這種變革的深化,並且這種改變要從廠商的國內體系蔓延到全球整個部署體系的匹配上。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就指出,“因爲疫情期間全球產能不足,國內復工復產後,國外開始受疫情影響,導致訂單退單非常多。這對出口型企業的挑戰非常大,他們如何找到新的訂單?”

同時,這類企業傳統的能力主要在於生產製造,國內銷售渠道很多,但產品是否適合國內消費者又成爲一個問題。

“外貿型企業如何應對疫情是一個艱鉅的問題,拼多多組織了很多活動,首先希望能夠推動有訂單銷量,第二幫助企業在線上渠道佈局,這包括渠道本身帶來的價值,以及希望把對消費者的洞察反饋給製造業。”狄拉克表示,這實際上是以打造新的城市需求爲切入點,來拉動新的供應端。

據介紹,公司下一步希望,能夠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更好幫助中國製造業能有自己的品牌,助力中國逐漸成爲品牌強國。

京東京造總經理湯恆晟也發現,目前很多外貿業務爲主的公司在主動看國內訂單是否有機會、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轉型能力。

他指出,恰恰在當前這個看起來艱難的階段,對於外貿製造業轉型來說將是巨大的機會。當然目前的挑戰也很明顯。

“在過去20-30年裏,外貿型公司更多是國外品牌的進口部門,其組成有短板。核心缺乏人才、組織能力。”湯恆晟進一步分析,外貿企業需要快速切換模式,這將是自有品牌的契機,也是電商的契機。而外貿企業的自身優勢可以在此過程中更快發揮出來。

“在疫情期間,電商攜手製造業的中國製造模式可以說是無可取代。”謝雯總結道,這是生態共同發展帶來資源最佳匹配的實證。

(作者:駱軼琪 編輯:張偉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