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是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在这一年,先后授予十大元帅,十大大将,57位上将,请注意了:57位上将人员中,在1955年只授予55位将军为上将军衔,还有两位将军分别是在1956年于1958年授予上将,然而到了1965年取消军衔制,再到1988年恢复军衔制,不过这时已经没有元帅与大将军衔,只有上将中将,少将。

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57位上将军人员中哪两位将军是最后被授予军衔!

王建安,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他是我军一位文武全才,和许世友并称山东两虎,如果论指挥才能王建安要略胜一筹。在抗战时期的山东地界王建安,为山东抗战抗战根据地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多次粉碎敌军对根据地的扫荡活动,之后他又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兄弟部队一同收复博山、益都、莱芜、淄川、新泰等城镇,将鲁中根据地扩大好几倍。

在抗战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又爆发了,在陈老总指挥他率领鲁中部队参加鲁南战役,之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八纵在他的统领下在莱芜、孟良崮与国军拼杀,之后又成为解放济南的主力军,都知道此战役结束后,紧接着淮海战役又爆发了,华野在粟司令指挥下歼灭蒋军精锐兵团,后部队改编后王建安任第七兵团司令员,率军南下作战,为解放全国而战。

在建国后,他先后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位。按照王建安的资历,战功,本可在1955年就可以授予上将,但由于个别原因在1956年才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位是李聚奎,他是我军一位优秀的战将,因出色指挥才能,被大家称之为“将圣”。他1926年就参加湘军,后在彭总影响下参加平江起义并加入红军。又和彭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都知道后面彭老总临危受命保卫井冈山,这时的李聚奎参加了井冈山保卫战战斗,率部与敌激战4昼夜,终因兵力众寡悬殊,彭最后决定撤离井冈山,转战湘鄂赣。

在接下来的苏区出战斗中,李聚奎每战都身先士卒,履立战功,也从之前的连长升到团长,等到红军长征时候,担红一师师长为全军打前阵,当时的杨得志就是在他手下任团长。

在长征路上,李聚奎出潇水、战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组织部队强渡大渡河,为掩护红军主力摆脱险境、打开北上通道建立了奇功,使他名震全军,就连当时杨得志都说:红一团能被誉为“天下第一团”,都是李师长指挥有方。可以看出李的指挥才能是得到杨得志的认可。

但是,在后来西征途中西路军遭到马家军的攻击,部队损失惨重,而李聚奎也因受伤被当地一位平民所救,这使他一段时间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导致后来授予军衔比其他人晚了三年,一个原因之一。

不过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都不是主要指挥官,而是担任参谋长等职位,像昔日他手下几位团长,这时都是各野战军兵团司令员。

不久后,又担任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在部队改编后,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

可以看出,李聚奎不光在打仗方面有天赋,治理后勤也是一把好手,所以说他是在1958年授予军衔,但绝对也是一位文武之人。

相关文章